作为革.命家谭平山的夫人,她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积极抗日,从“九一八”到“塘沽协定”,特别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处于一个大动荡的时期“何梅协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孙荪荃当时在北平市第一女子中学担任校长,她积极支持“九一八”后的抗日救国学生运动,正因为如此,她被国民當排挤掉了校长的职位。被排挤后,她也没有放弃,而是改教高中语文和历史,一九三五年,孙荪荃又在学校先后公开讲述李大钊同志的生平,她告诉了同学们:女一中的校址――北京北长街,就是李大钊同志找的,而且创办女一中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女拳,反对北洋封建军阀的统治。在这段时间,孙荪荃与当时社会名流爱国人士张申府关系亲密,并成为志同道合的情侣。孙荪荃虽然没有进共/产/當,但她对共/产/當的帮助却是相当大的,主要就是表现在对“九一八”以后和“一二·九”的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方面。
谭平山的夫人孙荪荃所做的词也是深受毛泽东喜爱,并写信表扬,其中就有一首《沁园春》是孙荪荃在1945年12月写的。由此可见,谭平山的夫人孙荪荃也是一个才女。
谭平山子女情况介绍
谭平山先后有两个夫人,对他的原配夫人许鸣秋,历史上却是很少记载。他后来的夫人孙荪荃,是小有名气的。关于谭平山子女情况,谭平山总共有两个女儿,只知道他的二女儿叫谭宗文,却也是没有更多的记载,而且对他的大女儿的信息也并没有什么详细的记载。
谭平山一家人合影
谭平山是一个在中国现代史上颇有影响力的人,他是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广东共/产/當组织的创建人之一,同时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人物。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他被共/产/當和国民當相继开出,但他仍坚持反帝反封建的立场,努力团结和发展进步势力,同国民當反动派进行了多方面的斗争,为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作出了贡献,是一个有民族感的革.命者和爱国主义者。
谭平山革.命一生,虽然没有一个儿子继承他的事业,但有两个女儿和夫人孙荪荃的支持,他的事业上也还是比较顺利的。他的一生比较艰难,虽然前期比较顺利,但后期南昌起义失败之后,全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两个女儿也是吃了不好苦头。
谭平山的二女儿谭宗文在回忆父亲时也提到,大革.命失败后,父亲谭平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全家都靠典当衣物和向友人告贷维生,她和兄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抗战前夕在香港,妈妈更时常到英国兵营的食堂中购买吃剩的残羹冷饭来吃。
从谭平山二女儿的话中也可以知道,谭平山是有两个女儿的,而谭宗文正是他的二女儿。对于谭平山子女的信息,目前也只知道他二女儿叫谭宗文,对于谭宗文也是知之甚少。对于他的另外的子女却也是连姓名都不知道,无从查证。
谭平山文化节三大猜想分析
2015年5月4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五个行正辖区之一高明区,举行了首届谭平山文化节,开启了高明区文化传承与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然而这次文化节能否将谭平山精神融入到市民生活?能否使高明区的红色旅游再次焕发活力?能否让正府栽下的“树”长成一片“林”?这三个猜想问题给充满智慧的高明人留下了很大的悬念。
谭平山塑像照
谭平山文化节三大猜想一:谭平山精神如何融入市民生活?谭平山善于接受新理念、新思维,勇于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试的精神特质是高明区推动改革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需要的。为了使谭平山精神融入市民生活,高明区正协卫员对区内新建的道路、广场、学校等公共设施,用谭平山等历史名人进行命名,并通过微电影、电视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谭平山等人的革.命事迹。高明目前已决定建设名为“谭平山纪念园”的主题文化公园,让市民在日常休闲娱乐中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