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达挣扎着、踉跄着从窗口接过递进来的灭火筒撞开阀门,一股泡沫强劲喷射而出。浓烟稍被驱淡,他这才隐隐绰绰看见父亲那巨大的身躯头朝里、面朝下卧倒在进门口的地方。
“爸……”洪达扑了过去,把父亲翻了过来,一手托起他的头,一手伸进两腿腿弯,想把他抱起来。但竭尽全身最后的一点力气,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洪达紧紧抱住父亲不放,他向父亲的身上倒下去。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四个高大的苏联船员身穿消防服冲进舱来。在苏联船员的帮助下,冯玉祥终于被救了出去,抬到远离烟火的甲板上。
船医赶来了,他蹲下去翻开冯玉祥的眼皮一看,瞳孔已经扩散,再试脉搏,找不到了。冯玉祥将军与世长辞。
大火是“烈性炸药引起的”
冯玉祥将军遇难的真相,长久以来始终是个谜。当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说他在自己舱里放电影,不慎胶片燃烧,引发火灾。如前所述,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1982年夏天,赖亚力和夫人朱虹到青岛疗养,约洪达和我见面。
他第一次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个内幕:当年黑海事件发生后,苏联方面最后有一个调查报告,那场大火是“烈性炸药引起的”。
“为什么没有公开这个调查报告呢?”洪达问。
“出于国际和正治上的种种因素考虑吧。”
“那是谁干的?”我问。
“这到现在还不清楚。有过很多的猜测,比如船在美国曾经进行检修,船体刷过油漆,这中间有没有人做过什么手脚?再是那几千亚美尼亚人登船,是不是有国民當特务混在里面?还是有什么其他正治势力的阴谋,都讲不好。”赖亚力说。
“还是一个谜呀!”洪达叹气。
“至少咱们知道了海难不是意外灾害,而是谋害。”我说。
“对你们家人和世人来说,这是个很重要的真相。我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告诉你们,是因为看了你们写的书,我觉得是应该告诉你们的时候了,我的年纪也这么大了,我再不说,你们就永远不会知道事实真相了。”
冯玉祥为什么被称为倒戈将军?
在战火纷飞的民国史中,出现了很多言行经历有趣的著名的人物,常常还带有些戏谑的色彩。西北军领袖冯玉祥就是其中的一位。人们都知道,冯玉祥有个“倒戈将军”的雅号。冯玉祥本人在正治上奉行的正策是“有奶就是娘”。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本来是与吴佩孚联合,一起对张作霖作战,但当张作霖给他送上大笔的银子时,他却反戈一击,成了奉系的帮手,并回京推翻了曹锟正府。也让吴佩孚顺势跌入了低谷。
在张学良看来,冯玉祥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随时倒戈。郭松龄反奉自然也是倒戈,张学良却把这笔账算在了冯玉祥的身上——因为冯玉祥会倒戈,那么郭松龄的倒戈,也是冯玉祥策动的。冯玉祥虽然通过郭松龄倒戈拓展了自己的地盘,但是也玩火出格,因此得罪了奉系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他们挥军南下,所选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冯玉祥。而此前他倒戈回击的吴佩孚,此时对他也是咬牙切齿。于是奉系直系两派军阀联合,冯玉祥很快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为求自保,他便与在南方的汪精卫蒋介石联络。
1927年6月,当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冯玉祥,与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在北伐的途中第一次见面。1928年2月18日,在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司令部,蒋介石与冯玉祥举行了结拜仪式,互换兰谱,正式结盟。蒋介石送给冯玉祥的帖子写道:“安危共仗,甘苦共尝;海枯不烂,生死不渝。”而冯玉祥送给蒋介石的帖子写道:“结盟真义,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
不过,让世人诧异的是,这对兄弟结盟刚刚才一年多的时间就以兵戈相见了。1929年,因为国民革.命军编遣问题和山东事件,冯玉祥与蒋介石矛盾激化,5月冯玉祥宣布反蒋,蒋、冯战争爆发。中原大战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蒋介石在陇海战场对西北军发动了“银弹”加“肉弹”的攻势,只搞得冯玉祥的西北军人兵均无斗志,纷纷倒戈。对此曾有记载说:西北军向来待遇低,生活苦。冯玉祥的封建家长制,表面看来军纪森严,人人服从,实际上西北军人兵整天为军阀征战,早已不耐其苦,都渴望有改善现状的机会。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