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李四光预言了中国的4个有可能随时发生的地震地方:
1、唐山——邢台(已震)
2、新疆(已震)
3、云南丽水(已震)
4、山东郯城——日照或是连云港(未震)
当然也有说以上时误解,因为李四光预言的是四大地震带而不是四个城市。
李四光说的四大地震带,它们是: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地震目前为什么无法被准确预测?
1996年11月,“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在伦敦召开。与会者达成一个共识:
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没法预测,将来也没法预测。他们认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非线形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
如果要预测一个大地震,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大范围(而不仅仅是断层附近)的物理状况的所有细节,而这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想通过监控前兆来预测地震,也是不可行的。
包括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媒体传播的地震云,也已经被辟谣,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地震云。
那么未来可能吗?
结果还未知,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会对地震的预测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李四光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也是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文接下来就要为大家分享李四光的资料以及李四光的故事和贡献。
李四光的资料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揆,湖北省黄冈县人,蒙古族。祖父厍里是蒙古族人,通汉文,以在乡间设私塾为生,与汉族妇女结婚,后代取李姓。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大清工科进士,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四光是中国古生物学、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拓者,创立大地构造理论地质力学,对亚欧大陆东部山脉体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是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之前的大地构造理论之一。然而其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压制,特别是在1949年以后利用拳力对其地质力学理论和第四纪冰川理论进行的推广和对其他观点的压制,也被认为是正治对科学发展和传播产生负面影响的典型例子。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十三岁(1902年冬)赴武昌求学小学报名时误将年龄十四填入姓名一栏,增添几笔遂改成李四光,取“光被四表”之意,而以仲揆为字。光绪三十年五月1904年赴日本留学,同年参加同盟会,先后在东京弘文学院、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选学“舶用机关”。1911年毕业回中国。1911年9月到京师参加“海归”考试,以最优等成绩获赏“工科进士”。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采矿,后转学地质学,1918年5月,他以《中国之地质》的优秀论文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学位,接着到欧洲大陆做地质考察。191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回中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后再赴英国深造,1927年获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中国。1928年7月至1938年4月任国立武汉大学建筑筹备卫员长,后在南京参与创建中央研究院,并任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直至1948年。1932年曾出任国立中央大学代理校长。1949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卫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1952年筹建北京地质学院。1954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正治协商会议全国卫员会副主席。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任主席。1971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