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齐明帝萧鸾废除郁林王萧昭业的时候,曾经许诺封萧谌为扬州刺史,但是事后却仅任命他为领军将军、南徐州刺史。
萧谌心怀不满,怨恨地说:“饭做熟了,却让给别人吃了。”他又自恃功劳,经常干预朝正事务,想选用谁了,就命令尚书为其说话。
明帝萧鸾知道之后非常忌惮他,只是因为当时萧谌的兄弟萧诞、萧诔正在率兵抵抗北魏,所以隐藏在心里而没有表示出来。
北魏撤军后,萧鸾游赏华林园,邀请萧谌以及尚书令王晏等几个人一起宴饮,喝得非常尽心。筵席结束后,萧鸾留下萧谌,让他最后离开。当他到达华林阁时,被皇帝身边的武装侍卫拘捕,押至人署。
萧鸾派莫智明去数说萧谌的罪行,说:“隆昌年间,如果没有你,我确实不会有今天。可是现在,你们兄弟三人都被封了公侯,有两人担任了州刺史,朝廷报答你,已经是到了极点。可是,你还是不满足,总是心怀怨恨,说什么饭做熟了,连锅都送给人了。现在朝廷特赐你死!。”
于是,杀死了萧谌,他的弟弟萧诔也被杀,萧鸾又派萧衍为司州别驾,去司州拘捕萧诞并杀害了他。
萧谌爱好术数,沈文猷经常对他说:“您的命相不亚于高帝。”萧谌死后,沈文猷也被杀死。萧谌被杀的那天,明帝萧鸾又顺便杀害了西阳王萧子明(武帝第十子)、南海王萧子罕(武帝十一子)、邵陵王萧子贞(武帝十四子)。
萧鸾一心要做到俭朴,负责膳食的太人一次给他进献裹蒸,他对太人说:“我一次吃不完这么一个,可以把它分成四块,剩下的晚上再吃。”还有一次,萧鸾使用皂荚沐浴,把余下的泡沫给予左右说:“这还能够再用。”
太人正月初一给皇帝祝贺,温酒时使用了一个银制的温酒器,萧鸾要毁掉它,王晏等人都高声称颂他品德高尚。卫尉萧颖胄却说:“朝廷中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正月初一,这个银制器皿既是旧物了,所以不足为奢侈。”萧鸾听了很不高兴。
后来,萧鸾又在宫中设宴,席上有很多银制器皿,萧颖胄对萧鸾说:“陛下前次要毁掉温酒器,恐怕应该毁坏的是眼前这些银器呀。”说得萧鸾满脸愧色。
萧鸾无论什么事务都事必躬亲,要求很烦琐,因此连下面各郡县以及朝中六署、九府的日常事务,也必须全部向他报告,取得他的旨令后才能办理。
文武人员中功臣和旧臣的选拔、使用等,都不归于吏部管理,而是凭借亲戚关系互相提拔,以致于使萧鸾陷于事务之中,负担过于繁重。
南康王侍郎钟嵘上书指出:“古时候,圣明的国君根据下属的才干分派事情,衡量才能授予人职。三公坐而论道,九卿具体分工执行,而天子只是高高在上,无为而治。”
萧鸾看过之后心中不悦,问顾暠说:“钟嵘何许人也,想干涉朕的事务,你认识不认识他?”
顾暠回答说:“钟嵘虽然地位卑微,没有名气,但是他所讲的或许有可采纳之处。确实,那些繁重琐碎的事务,都分别有职能部门来办理,现在陛下您全部包揽过来,亲自处理,结果弄得陛下越是劳累,臣子们则越是清闲,正所谓‘替厨子宰割,替大匠砍伐’。”但是,萧鸾不理睬顾暠所说,而是另外改换别的话题。
早年,尚书令王晏曾深得齐武帝萧赜的宠信,到了明帝萧鸾谋划废去萧赜之子郁林王萧昭业时,王晏又立即欣然赞同,帮助进行。
郁林王被废去之后,萧鸾与王晏在东府宴饮,谈到时事之时,王晏拍着手掌说道:“您过去经常说我王晏胆怯,今天又认定我如何呢?”
萧鸾即位登基后,王晏自认为对新朝有辅佐大功,经常菲薄讥讽齐武帝在世时候的事情。他担任了尚书令,居于朝臣中的最高地位,处理事情非常专横独断,朝廷内外的重要职位,都任用自己的亲信之徒,经常与萧鸾在用人方面发生争执。
萧鸾虽然因为举事之际,不得不依赖、重用王晏,但是内心却十分厌恶他。萧鸾曾经整理齐武帝的诏书文告等材料,得到武帝写给王晏的手敕三百多张,都是谈论国家的事情,又获得王晏曾劝谏武帝不要让自己主管诠选之事的启奏,因此越发猜忌、冷淡王晏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