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七怪绝不是全真七子这种迂腐顽固之辈,在分析师看来更像是江南七怪,热情和侠义让他们的人生虽很短暂却很圆润,那种丰满和呼之欲出的爆发力让人甚至不敢仰视。
七个男子,不为浮名,不为苟利,身纾国难,蹈死不顾,这等气质,是如何的让人肃然起敬,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个妖族,不远千里来到人族,将成汤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病?
作为一个对人生充满了各种浮想的汉子,我只关心两个问题:
1)梅山七圣为甚么来朝歌作战?
2)他们如此高强的法力是谁教给他们的,是自学成才的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肤浅的回答如下:
当时朝廷刚发布了招聘文书,七人便应声而来,显然是因为他们不甘心流亡物外,为荣华富贵而来,或者是为了报效国家而来,这个也很正常,时世造就英雄嘛,正所谓治世以文,戡乱以武,现在正在朝廷用人之际,正好大展拳脚呀。我们姑且相信这个看法,那就研究第二个问题。
梅山七兄弟的水平显然无需赘言,通过书中91回各次交锋的胜负统计可以看出,整个玉虚宫阵营只有杨戬可以相抗,哪吒、雷震子等人简直羞愧的要以泪洗面,而且七兄弟中的袁洪和杨戬本人应该是不相上下,如果杨戬不是在女娲那里开了个山河社稷图的外挂,不见得能收拾得下来。这不得让人为之侧目,奇怪了吧,昆仑山嫡系传人居然打不过一个江湖拳师,这让人唏嘘之余不由得心生困惑,难道这七个奇葩像是七个葫芦娃?凭空得到无数法力,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认真地研究了他们的来历。
重点从老大袁洪开始:
第88回书中这般描述袁洪:“幼长梅山下,成功古洞中。曾受阴阳诀,又得天地灵;善能多变化,玄妙似人形。”
袁洪是梅山原住民而且天赋异禀这个无可争议,甚至运气也不错,还吸收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但是“曾受阴阳诀”就令人不解。我们试析如下:
诀:按百度词条解释意思有三个:1、口诀2、窍门3、告别。
第三点明显不吻合句意,我们排除。
第一点和第二点意思有些相似,我们姑且理解为秘诀,现在问题来了:“曾受”的意思是曾经受到其他人传授的阴阳之术秘诀还是受到阴阳(日月)本身传授的秘诀?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袁洪受到阴阳本身传授窍门,感觉句式不怎么通畅,因为阴阳的法门不应该是被授予,而应该是感悟或者领悟,参透其中奥妙。按照这种理解的话,阴阳是可以作动词的,相当于:阴阳(日月)传授了袁洪修行的法门,是不是令人很不舒畅?日月无声,阴阳无形,怎么可能主动去教书育人呢?
同样我们看看书中另外一个野怪龙须虎:书中它的自我介绍是:“上仙!吾乃龙须虎也。自少昊时生我,采天地灵气,受阴阳精华,已成不死之身。”这个不死肯定不是长生不老的意思,不然龙须虎也用不着吃姜子牙的肉渴求延年益寿,只不过是形容一种不会生病,不容易衰老,开了免疫状态,可以抵御各种减益法术的模式罢了。但是龙须虎的法术低微却是有目共睹,除了充当战场上的山炮,投石伤人之外别无长处。
受阴阳精华和受阴阳诀显然不能相提并论,精华可以理解为一种日月照射能量自我蓄积的一种过程,是一种被动的过程,而诀带有某种总结和理论的提升,显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两者绝不可混为一谈。
大家看看书中其他出现诀的地方:
1)哪吒下山,太乙真人授予他:“灵符秘诀”。
2)雷震子那个风雷翅是语音控制的,云中子对他是:“终南秘授先天诀”
3)申公豹夸他自己:“炼就五行真始诀”
4)赵公明:“掌上曾安天地诀”
5)至于其他什么五雷诀,避火诀,避水诀,诸如此类,就不赘言了。
看到没有,诀大多数情况下是表示某种口令和暗号,少数时强调某种法门和技术,要么是主动开发的技能要么是被填鸭教育后的教条主义,但是都很明确一点:诀的开发者都是有明确的主体:那就是修真者。而且书中在使用有关诀的时候并没有出现那种袁洪式的艺术化修辞手法,而是很清晰地区分出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的。因此我们认为第二种情况可能性较小,袁洪的曾受阴阳诀不是自己从阴阳中领悟的法门(被阴阳本身传授),而是被其他修真者传授的,换句话说说:是有人教袁洪的。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