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是历史上一件重要的夺取皇位事件,这也导致了雍正皇帝继位的真相一直以来扑所迷离,备受争议,试想一下,九个人都在夺取皇位,这其中怎能阿少的了勾心斗角,血雨腥风,康熙皇帝一共有儿子24个,其中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都想当上皇帝,这九人就被成为康熙九子夺嫡。
最后,我们都知道四阿哥胤禛获得最后胜利,当上了皇帝!那么四阿哥胤禛为何能获得最后胜利呢?

在康熙诸子都汲汲于大位之时,胤禛采用了四条策略: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胤禛是个非常有城府的人,在诸子争立之时,他超然于外。对诸王阿哥,他用了一个“孝”字。太子胤礽得势之时,他没有趋炎附势,太子被废之后,他时时嘘寒问暖。对其他兄弟,他用了“诚”和“忍”二字。面对势力很大的八阿哥胤禩,胤禛既不巴结,也不对抗,巧妙周旋。对于父皇康熙,胤禛的“诚孝”自然发挥到了极致。
他舍得花钱,善于笼络人才,注意结交康熙身边的人。哪怕是太监,他都注意结交。他们一句好话,未必管用,但是一句坏话,你肯定遭殃。不要在意小利,是做大事的基本素质,何况是欲得天下之人?至于笼络人才,年羹尧便是投在了这位雍亲王门下。胤禛十分低调,从不在任何人面前显露出对大位的渴求,一切都做,而且做得自然而不露痕迹。不得不说他是一位拳谋高手,野心和欲望藏得无人察觉。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稳重与深藏,才成为康熙最中意的接班人。
接下来我们看看其他的几位失败者。二阿哥胤礽,康熙嫡子,很小就被立为太子。母亲是康熙结发皇后,外祖叔父是朝中第一重臣。东宫仪制,几与皇帝对等。但他当了许久太子,不耐烦了,“潜谋大事”,惹怒康熙,最终被废黜。
大阿哥胤禔,虽非嫡子,但有朝中重臣纳兰明珠支持,康熙皇帝监禁太子胤礽,命胤禔看管。胤禔也想上位,于康熙四十七年十月,私自以巫蛊之术诅咒太子。后来被人检举揭发,自此大阿哥胤禔被送进高墙,此生难出。
告密者是三阿哥胤祉,康熙诸子之中,三阿哥胤祉最有才华。文武双全,文学艺术和弓马骑射都出类拔萃,冠绝诸王。因为检举了大阿哥,胤祉被封为诚亲王,地位仅次于当时的太子胤礽。成为朝野内外热议的候选人。很快他身边就聚拢了一批朝臣,形成了一派不容小觑的势力。胤祉势力的扩大,犯了康熙不许结當营私的忌讳,于是他无缘皇位。
和胤祉类似,八阿哥胤禩也是才华横溢之人,但是太善于收买人心,而且不懂避讳康熙,让康熙感觉到了威胁,于是被康熙大帝否决。
剩下有实力的就是十四阿哥胤禵了。胤禵一开始是八阿哥这一伙的小弟,后来八阿哥出局,他逐渐崭露头角。被封大将军王,出兵西北之后,被朝野内外视为当然的接班人,十四阿哥也是这样想的。八阿哥的势力集团转而扶持十四阿哥,于是十四阿哥被捧死了。
综上,老四不是后台最硬的,也不是才华最好的,何以上位?他是最低调的。世事无常,成败异变,徒靠胸中城府耳。只是诚孝本是天性,被用于争拳之手段,不禁让人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