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那么纵横家们如何谈判呢?如果仔细阅读纵横家应用书籍《战国策》就会发现,纵横家们经常会用阴言与阳言的技巧进行说服。我们先来看下苏秦先生是怎么做的。
根据案例《楚一·苏秦为赵合从水旫威王》的开头,苏秦为了实现合纵的目的,去游水旫威王,开头他就用了阳言。他对楚威王说:
“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主。楚国地大物博,全国土地方圆几千里,战士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凭楚国这样强大,大王您这么有本事,真是天下无敌。”
苏秦首先从楚国的国土面积、军事实力,后勤保障三个“霸王之资”证明楚王可以天下无敌。什么是与阳言者依崇高?这个“霸王之资”、“天下无敌”就是崇高,明显是在吹捧楚王。在战国那个乱世,苏秦不可能讲太多崇高的道德,但是可以用阳言凸显楚国的优越,通过分析楚国的优势,给楚王画一个大饼,给他灌输一个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明显是在吹捧楚王。
关于崇高这个词,在《易经。系辞》上: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我们知道《易经·系辞》的成书时代约是战国时代,由此可见崇高未必就一定是道德,而是指吹捧别人,让人飘飘然的语言。
我们知道纵横家们说话都是有套路的,这一招就叫先扬后抑,随后苏秦又说:
“可现在您却打算听命于秦国,那么诸侯必不会入朝楚国的章台了。秦国最引以为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秦两国势不两立。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大王如果不组织六国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从两路进军,一路出武关,一路下汉中。这样,楚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
苏秦用“阳”属性的话歌颂完楚王之后,正当楚王洋洋得意的时候,忽然话锋一转,急转直下,开始打脸楚王,指出楚国的战略失当,不应该配合秦国连横,而应该与赵国合纵。理由是秦国如果进军六国,楚国与秦国接壤,必然会秦国大军攻占郢都。这个鄢、郢,不要以为只是楚国的两个小城池,其实都是楚国的都城,比如历史上有名的鄢郢之战,白起的确如苏秦所言占据了楚国的都城,楚国从此衰败。
什么叫与阴言者,依卑下?其实就是用负面的语言贬低对方,甚至是藐视。比如苏秦用阴言警告楚王,他可能被秦国背叛,成为阶下囚。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苏秦用一阳一阴的手段在说服楚威王,那么结果怎么样呢?
楚王说:“寡人谨奉社稷以从”,意思是说,我听您的。
从案例中我们知道,苏秦只要张口说话,必然会用阴或阳的话术去说服,不仅是苏秦,张仪、鲁仲连、苏代等人无不是如此,这其实纵横家们说话的一个技巧,要么抬人,要么贬人,要么先扬后抑,要么先抑后扬。
三
案例分析完,那么什么是阳呢?什么又是阴呢?首先我们要知道阴与阳是一种语言的属性,是鬼谷子定义的说话技巧。在《捭阖篇》里,鬼谷子说:
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
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
所以,说善,说正面的好事就是阳。说恶,说负面的坏事就是阴。翻开《战国策》,几乎每一个纵横家在游说的开头都会用这两个方法开始。我们知道人们都喜欢美好的事情,讨厌不好的事情,就如孔夫子说“好好色,恶恶臭”,只需要用话术给人描绘一个“色”,随即再用“臭”进行恐吓,一般人很容易被逼乖乖就范。
所以鬼谷子捭阖术的核心就是说话引导别人,沉默观察别人。说话的方式就是阳言和阴阳,顾名思义就是用阳言吹捧别人,用阴言恐吓别人,借以达到自己说服的目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