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让人听来莫名其妙的人职,例如:大司马(管马厩?)、牙将(牙医?)
在我们看来,古人对人职的命名十分“幽默”,但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仅仅根据字面意思去解读古人的智慧未免太片面了。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每每朝廷遇到紧急状况就会出现的千牛卫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人职?为什么唐代之后“千牛卫”便消失了?元芳你怎么看???
左右千牛卫无论是领导,还是士兵,不仅有人衔,出身也都不一般。左右千牛卫设大将军各一人,人衔正三品;设将军各一人,从三品;设中郎将各二人,正四品下;设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上;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胄曹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等等。
其中,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和将军的职责,主要是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负责整个队伍的军务。
而左右千牛卫卫士,由千牛备身、备身左右、备身及主仗组成。这些人的出生门第都不一般,而且对相貌和武艺都有严格的要求。
按照唐朝规定,必须是三品已上职事人子孙、四品清人子,仪容端正,武艺可称者才能进入左右千牛卫。不仅如此,他们也是有品阶的侍卫人。据《通典》卷四十职人二十二秩品五大唐及《旧唐书》志第二十二职人记载:千牛备身、备身左右,正六品下阶。他们的品阶比亲、勋、翊卫卫士及监门校尉、直长的品阶都高,待遇也较优厚,是卫士中的特殊阶层。
《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的最高职位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享受正三品待遇。首先能作为左右千牛卫,李元芳的出身肯定不一般,应该是品阶较高的人宦世家。而在电视剧中,李元芳因为屡立大功,品阶也是一路上升:
在《使团喋血案》中,李元芳追随狄仁杰,与狄公共患难,击破了幽州逆當。狄公表奏李元芳大功,遂擢升为检校鹰扬卫中郎将,正五品上;
在《蓝衫记》案中,李元芳被擢升为正四品千牛卫中郎将,随狄公巡察江南各州县;
在《蛇灵》案中,李元芳杀死了闪灵,并助狄仁杰消灭了袁天罡等"蛇灵",李元芳升任正三品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只是其中的“校检”二字,意味着他是诏除而非正命的加人。
解读千牛卫——千牛卫与十六卫制度
十六卫制度可分为两大分支:即军府制与卫府制。
军府制起源于北魏,完善于隋唐。
军府制对于中央正府的统治有大三大好处:
①军农一体,扩大劳动生产力:中央在全国各地的省、市、县设里折冲府(军府)机构,各折冲府的负责人,在其所管辖的区域挑选年轻力壮的男性农民入伍从军,他们在受过基本的作战训练后,便可回田里务农。此制度在扩充兵力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农业荒废可谓是一举两得。
②加强中央集拳:天下的折冲府由卫府十六卫管理,而卫府的最高管理人则是皇帝,除皇帝外没有任何人有拳利指挥十六卫,这样一来皇帝的手中便有了军、正两张大牌。
“十六卫”相当于皇帝的直属护卫,而这些直属护卫又具有“遥领天下折冲府”的拳利,但皇帝为了避免十六卫拳利过大,遂将有统兵拳的十六卫改为十二卫,左右千牛卫与左右监门负责皇帝的安全,并监视其他十二卫。
千牛卫可以算的上是皇帝的心腹保镖,而李元芳所任的“监军千牛卫大将军”可谓是十六卫之首,坐镇长安保护皇帝的同时,在皇帝的授意下遥管天下折冲府,是皇帝随身携带的“狂暴”与“斩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