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正治家就是最会套路、最会演戏的群体,尤其是在民国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哪位枭雄的兵马和地盘是靠真性情换来的?都是步步为营、纵横捭阖拼来的。
想当年张作霖已经是东北三省的统帅,重兵在握,觐见溥仪时还是按照清朝旧制,向逊帝行了三叩九拜之礼,难道说张作霖就是真心尊敬溥仪吗?显然不是,他是为了拉拢溥仪,借此获得满清遗老的支持,巩固自己对东三省的统治。
那么张勋大搞复辟就真的只是忠君爱国的思想在作祟吗?就没有自己的小九九吗?
张勋出生于江西省一小康之家,幼时家里有20亩良田,七岁那年,李秀成带兵去他们村抢粮食,他爷爷因为不肯交粮被太平天国的人砍了脑袋,之后张家屡遭厄运,张勋父母先后病逝,他的后妈也跳河自杀了,哥哥弟弟被家族收养,自小调皮捣蛋的张勋被送到了邻村大户许家做童工,童年的不幸让张勋一生都痛恨农民起义,也因此对镇压太平天国的清廷有好感。
少年张勋就知道怎么讨喜,所以许家人待他不错,他在许家做牧童、做学童,一待就是十几年,直到26岁时,许家将他送入了行伍,张勋开始了戎马生涯。
坦率直白、敢作敢当是世人对他的一致评价,南征北战多年,也算有一些成绩,40岁的时候以淮军将领的身份给徐世昌投了门生帖子,拜在袁世凯手下,因镇压义和团手段强硬,表现出色,得以升任总兵。
忠君思想迷之狂热开始显露,1901年慈禧返京,张勋护驾随行,事必躬亲,千里之路坚持步行跟在凤銮左右,导致痔疮发作,大褂都被血染红了,把慈禧感动得老泪纵横,李莲英那么会巴结主子的奴才都服了,回到北京慈禧就许他个御前侍卫,留在身边伺候,后人至两江总督。
清朝灭亡后,张勋跟着袁世凯混,但坚决不减辫子,不仅自己不剪,还不准部下剪,世人称其为“辫子军”,张勋一生都留着象征清人的大辫子,“曰其回天无力,尚可独善其身,脑袋在,辫子不掉,真乃大清肱股之臣”。
1915年拥戴袁世凯复辟,获封一等公爵。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与段祺瑞大搞府院之争,张勋趁机搞起了十三省同盟,积蓄力量,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职后,张勋提出“非复辟不可”的口号,率辫子军北上,进宫拉起小溥仪发布“即位诏”,宣布复辟,大肆封人授爵,封自己为议正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忠勇亲王。
我们看看张勋的成长历程,从小就会讨主人欢心,行伍之中落得敢作敢为、坦率直白的美名,慈禧光绪落难时,他比李莲英这些事主多年的人照顾的都细致,甚至忍着疼痛步行千里,换来仕途亨通。这样一个张勋,心智、城府、毅力都非常人能及。
袁世凯称帝,封他一等公爵,人们都说他一心念着清廷,也可能是不满于甘居人下吧!
黎元洪与段祺瑞相争,黎元洪邀请他来调解,他却趁机筹谋复辟,手握兵拳的段祺瑞下台后,国民正府就只有黎元洪一个光杆司令了,他便带军进京搞复辟,这是不是他想当老大的节奏?
张勋进宫后,拉起睡梦中的溥仪,威胁他乖乖听自己的话,恐吓小皇帝的样子与他自己标榜的忠君爱清南辕北辙啊,此举与昔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区别呢?
可惜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张勋的复辟大业没几天就被段祺瑞的皖系军阀给灭了,段祺瑞因此坐上了一把手的位置,段祺瑞对为他做嫁衣的张勋也算网开一面,通缉一阵就宣布特赦了。
所以说,忠于清朝很可能是张勋称霸天下野心的保护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