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妲己为何不敢对闻仲下手 闻仲为什么看不出妲己真身

时间:2019-05-13 14:12:25  

  身为天下第一的“红颜祸水”,狐狸精苏妲己奉命前去惑乱君心,败划敮纲,充当间谍,完成女娲娘娘交付的“灭纣”任务。因此,她不得不惑乱纣王的心智,想方设法剪除纣王的羽翼,令成汤天下失去民心所向。

  故而,在她的挑唆下,纣王做了很多惨无人道的事情。酒池肉林、炮烙之刑都出自妲己的创意。其实这根本不算什么。毕竟只要布动摇国本,处死宫人,杀掉个把梅伯、胶鬲一样的人物(甚至姜子牙这样的人物)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有些人,妲己不能动,一旦动了,就动摇了国家稳固的根基。

  比如姜皇后,且不说姜皇后贤良淑德,并无失德之处,而且还为纣王生了两个孩子。即使姜皇后真的有什么伺候不周之处(据说姜后不好饮,所以不得纣王欢心),纣王也不应该轻易就对姜后定罪,并且以那么惨无人道的方式让姜后死去。死了姜后不说,姜后的父亲姜桓楚可是统领四百镇诸侯的一方之主东伯侯。姜后惨死,东伯侯必然不肯罢休。其他几镇的诸侯也未必肯罢休。既然如此,不如一条道走到黑,把他们都干掉。这都是妲己给纣王出的馊主意,为了堵住悠悠众口,饮鸩止渴,就像一件毛衣撕开了一个口子,为了让这个口子显得不那么明显,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用剪刀将它剪得更大,导致自身越来越脱离大臣,脱离群众,矛盾越来越大。故而,天下八百诸侯,反了四百,那些武将整天忙着铁马冰河,忙着马革裹尸,谁也丝毫顾不上管当今大王究竟为什么让他们处于这种疲于奔命的状态。

  文人倒是能看得出来,但是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最终也只能落得个“文死谏”的下场。

  武人如黄飞虎者也能看得出来,但是像他这样世代簪璎的皇亲贵胄,如果不把他逼上绝路,他说决然不会造饭的。

  方弼方相倒是路见不平一声吼,但是吼过之后也只好盘河过日子。

  但是妲己是个有怨必报的妖精,既然姜皇后的苛待她不能忍受,比干的灭族之仇不可饶恕,姜子牙的断送姐妹之仇不可不报,那么黄飞虎的放飞神鹰抓破面门之仇,亦不可不报。

  于是乎,镇国武成王黄飞虎,硬生生被逼成了成汤的叛徒,西岐的开国武成王。

  当年,殷纣王朝可是有着“文有闻仲,武有黄飞虎”,可谓铁桶般的江山。既然妲己能够将这铁桶之一的黄飞虎逼反,却为何要留着铁桶之一的闻仲呢?

  要知道,闻太师可是跟她苏妲己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毕竟闻仲回兵之后所陈十策,其中之一就是——贬妲己"别立正宫"使内庭无蛊惑之虞。摆明了立场要与苏妲己势不两立。知道了这样的事儿,妲己能不心惊胆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吗?能不对闻仲必欲除之而后快吗?

  但是纵观整部《封神演义》,我们发现,狐狸精苏妲己从未对闻仲有所置词。

  这是为什么呢?

  狐狸精是厉害,能够蛊惑君心,想让他杀谁他就杀谁。但是,她撼动不了闻仲闻太师。

  这是由闻太师独特的地位和实力决定的。

  身为帝乙的托孤大臣,纣王重臣、太师,闻太师坐下墨麒麟,手使雌雄双鞭。幼年曾拜师截教碧游宫金灵圣母门下,学成五十载后下山辅佐帝乙,作为法力无边、位极人臣的托孤元老,连纣王都对他敬畏三分。

  闻太师的回兵十策中,不仅提到了废妲己,还提到了“勘佞臣,速斩费仲、尤浑而快人心”,这就让费仲、尤浑二位佞臣十分生气,因为他们还没见过这么牛逼哄哄的大臣,竟敢逼着纣王下达命令,真是岂有此理。于是乎,这俩佞臣就寻思着合伙把闻仲弄下台,挑唆纣王把闻仲给办了。

  但是闻仲是什么人呐?想当年,就是闻太师把纣王扶上了君王的宝座,还为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更重要的可能是,闻太师手握重兵。

  试想,若闻太师不是手握重兵,纣王也不可能令他四处平叛。而他之所以能够手握重兵,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先王的信任。所以闻太师口口声声要不负先王所托。

  其实,黄飞虎虽然实力不俗,但与闻太师比起来,那可是小巫见大巫。记得黄飞虎叛逃归周途中,到了渑池县,径往潼关来,远远望见闻太师旗号,飞虎竟然俯鞍叹曰:“闻太师兵来,如何抵敌?吾等束手待毙而已!”可见黄飞虎的实力还是远远不敌闻太师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