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最了不起的名将北灭燕国,南败楚国,西破秦国
说到武将的实力的话,必然要用武将的战绩说话,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名将辈出,最有名的当然是四大名将,白起、李牧、廉颇、王剪。对于齐国来讲堪称名将的也就田忌,田单,匡章等三人。今天来说说匡章的功绩。
匡章又称章子、匡子,生卒年不详,战国时人。齐将。初游于魏。齐威王末年为齐将,曾率军击退秦的进攻。齐宣王六年(前314)乘燕国内乱,率五都之兵,会合北地之众,五旬而攻破燕国。齐泯王即位,孟尝君为相,联合韩、魏攻楚。他率军在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后三国联合攻秦,他又得胜,攻入函谷关

生平战绩
一、桑丘之战
桑丘之战对于框章来说是一站成名,在桑丘之战中,秦国大军和齐国大军在桑丘(今山东省兖州市)展开了对峙。此战,因为秦军是客场作战,所以,匡章充分利用了秦军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理,在开战前夕,让双方使者多次互相来往。在这一过程中,匡章让部分齐军变换旗帜,以此混入到秦军阵营中。在大战开始后,这些齐军士兵和匡章率领的主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了秦军。在桑丘之战后,秦国君主秦惠文王非常害怕,所以以“西藩之臣”的身份来向齐国求和。在大秦帝国电视中,与框章对战的是秦惠文王之弟嬴华号称大秦帝国的头号猛将,此战深远,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锐士战无不胜,虽然此战齐国惨胜,但是打败了秦国锐士不败的称号。
二、攻楚
前303年,田文为齐相,这时秦楚联盟,齐以楚负约为借口,联合韩、魏攻打楚国。楚国以太子横为质于秦,秦派客卿通率军救楚。联军闻讯后,当即退兵。次年,楚太子横因私斗杀死秦大夫而逃回楚国,秦楚联盟告破。斉宣王十九年(前301年),斉宣王命令斉将匡章与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三国联军进攻楚国的方城,楚国派唐昧率军迎击,两军在沘水两岸驻扎了下来。联军因不了解沘水的深浅情况,不敢贸然渡水作战,与楚军相持了6个多月。斉宣王在国内不耐烦了,派周最(即周冣)到阵地言辞苛刻地催促匡章赶快渡河作战,匡章覚得自己辛辛苦苦、谨慎指挥还受如此卫屈,便対周最说:「対于我来说,撤了我的职,杀了我,甚至杀了我的全家,这是大王能够做到的;战机不成熟的时候要求出战,战机成熟的时候不要求出战,这是大王在我这里不能够做到的。」随后,匡章令人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于楚军放箭射守,派出的人根本到不了河辺。后来,一位樵夫告诉说:「要想知道河水深浅太容易了:凡是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浅的地方;凡是楚军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匡章一聴,喜出望外,随即选派精兵乘夜幕从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军发起突然袭击,在沘水旁的垂沙(今河南唐河境)大败楚军。楚将唐眛因为联军六个多月没有多大的动静,放松戒备,等知联军上岸后才仓卒调兵应战。楚军大败,2万多人被杀,楚将唐眛战死。之后,韩、魏取得宛(今河南南阳市)、叶(河南叶县南15公里)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被迫以太子横为质,向齐求和。
三、攻秦
前298年,孟尝君田文回齐为相,发起齐、魏、韩三国联合攻秦,由匡章统帅联军,前后有三年之久,先是攻到秦国的函谷关,驻屯大军,加以封锁,之后赵、宋两国也参加,最后终于攻入了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秦国归还了魏、韩一些侵地后,三国联军才退去。
四、匡章攻秦白起在哪里
由于匡章史料记载甚少,虽热一生中战功显赫,但是在史书中存在感偏低,但是他是唯一个合纵攻破函谷关的bug级存在啊!在战国中期偏后那个时间段,能让秦国割地求和,可以说是很不容易了。攻破函谷关时白起应该是在军中,以白起的功绩来讲此时白起还不具备统军能力,掌管军队的是秦昭襄王的二舅公魏冉,在大秦帝国电视剧中魏冉和白起是在魏国都城和魏韩二王商谈割地的会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