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老演员出演的人物都是留着胡子的,而像现在很多古装剧却看到男人留胡子。在古代,男性的胡子是很重要的,所以电视的那些又一次忽悠了你,那么古代的男人为什么要留胡子呢?他们都是从多大开始留胡子。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国度,自从诸子百家兴起之后,从君到万民,都定了规矩,无论从衣着,还是品行,都是有相关规定了,尤为是对发肤极为的看中,在那个时候,人们几乎没有自己伤害自己一说,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换做当时,你试试用刀去割人家一撮头发去,非要和你拼命不可。
关于男性的胡须,在古代男尊女卑是一种社会普遍的现象,所以男人的仪表更受人重视,一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的胡须的去留却十分讲究的,不像我们现在,看见不爽直接刮掉就行了,还显的年轻一点。
东汉末年,十常侍乱正,袁绍派兵入宫,尽杀无须之人,因为宦人无须,无须者便是宦人,然而亦颇有误杀——许多男人胡须不盛,仓促之间,竟被当作阉人斩杀了,看到了没?在那个时候,原来胡子还可以救你一命,小鲜肉上去照样被砍头,由此可见,当时留胡子是非常盛行的,既然盛行,那可定是有原因的。
首当留胡子是男性的特征,从最远的来看,大把的胡子让别人第一眼,可以认为你是一个非常彪悍的人,有一种雄性美,在古代的初期,男子留胡须并非是为了好看,而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影响,所以,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是不能轻易去掉的。再者另外,当时的生活工具并不健全,别说剃须刀了,香皂洗衣粉都没有,只有一些简单的配料。
古人从什么时候留胡须
古人一般是从成年开始留胡子,当然,每个朝代,成年的标准不一样,汉朝时16岁,唐朝改为18岁,后来又改为22岁。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儒家道义,胡子是不该剪的,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一辈子不剪头发也不剪胡子,留的拖到地上。所以古人的习俗是,胡子和头发不能没来由的随意破坏,但日常修剪和梳理是可以的。
那就可以用剪子之类的了,在古代,男人有留胡须的习惯,胡须长得好,修饰得好,是美男子的一个特征,故古代常有“美髯公”的称呼。染胡须如同今天染发一样,起着同样的效果,于是古代男人染胡须的风俗就出现了。早在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中就有“近来年少轻前辈,好染髭须作后生”之句。可见在唐代就有染胡须药品,人们就有了染胡须的习惯。
到了明代,有一个名叫陆文量的到北京来,有人把染胡须的方法告诉他,他写了一首诗作为回答:“染将纷白媚娇红,祗畏痴心笑老翁。五色任生当顺受,二毛何况世人同。”
《汉书·王莽传》记载: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进所征天下淑女……意思是说当年新朝皇帝王莽为了显示自己充沛的精力把自己花白的胡须染黑,还广征天下美人。
有人说胡子和龙的传统有关,毕竟我们炎黄子孙号称是龙的传人。据说,龙也是有胡须的,当年皇帝骑着龙盘旋上天,却被随行者把龙的胡须砍了,砍掉的龙胡须坠落人间,化成了皇帝征战时的弓,象征着皇拳。从此,胡须也被赋予了一层尊严的象征。
古代人胡须有多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