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皇帝的衣服为什么是黄的 古代黄颜色到底有什么地位

时间:2019-09-28 17:52:22  

  古代皇帝的龙袍主要就是黄色为主,而且也只有皇室贵族能用上黄色,说明在当时黄色的地位非常之高。不过现在你再提到黄色就开始变味了,明明是一种很尊贵的颜色怎么就成这样子了呢?

  西汉龙袍主要是沿袭秦朝龙袍的特点:“以水德居,服黑色。”到汉文帝刘恒时,开始弃用黑色,据《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这是缘于刘恒认为大汉王朝应“协于火德”。

  晋代时,转而崇尚金德,以赤色为贵,所以晋代的皇袍采用的都是大红色。

  “黄袍”的流行始于隋唐时期,由于当时崇尚“以黄为贵”,“黄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据《唐六典》记载:“隋文帝着柘黄袍,巾带听朝。”柘黄,是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黄色,也就是杏黄色,但在当时还未禁民间穿着黄色服饰。

  唐承隋制,《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此后的天子穿赤黄色的袍衫,而臣民“仍许通着黄”。

  真正在民间禁用黄色是在唐高祖武德年间,皇帝不愿意和一般人同着黄袍,于是下诏“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并规定了其他人员袍子的颜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唐高宗李治更于总章年间颁诏强调“一切不许着黄”。

  但“黄袍”正式成为皇拳的象征,则始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行至陈桥驿,赵匡胤手下众将便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跪拜在地山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

  到宋仁宗赵祯时,还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黄色亦为皇帝专用。黄袍又因袍上绣有龙形图案,索性被叫成了“龙袍”。

  在中国古代,黄色是一种尊贵的颜色,而在现代汉语语境下,它却有了低俗、情Se等贬义色彩。正是这种贬义色彩遮蔽了其原有的意涵,甚至会让人将这种“偏见”带回到古代,对传统文化产生诸多误解。

  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崇拜黄色,古人以“五行”来解释天地万物。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五个方位和五种颜色。如东方,属木,代表色是青色;西方,属金,代表色是白色;南方,属火,代表色是赤色;北方属水,代表色为黑色;中方,属土,代表色是黄色。

  另外,古人还认为这五个方位分别有一位统治者,即青帝、白帝、赤帝、黑帝、黄帝。在这五帝之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黄帝,因为其位于中央,五行属土,故为黄帝。又因为土地的颜色也是黄色,地处黄河流域的黄帝正是农业文明的始祖,故而我们的祖先对黄色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崇敬感。

  尊贵“黄色”怎么成了低俗象征

  其实“黄色”被贬低,来自西方文化的传入。19世纪末,英国有一个刊物叫《黄杂志》,其封面也是黄色的,专登低俗、涩情类文章,以吸引市井俗民。这使得黄色成为一种情色的象征。而与此同时,美国报界也有追求涩情的风气,以致这种迎合市井的低级趣味流行时期被时人称作“黄色新闻”时期。

  民国以后,中国的新闻媒体也开始引入“黄色新闻”之类词。1918年,《东方杂志》就提及:“有所谓黄色新闻纸者,犹言轻薄之新闻纸也。”但当时还没有单用“黄色”二字指se情。

  1923年,闻一多还在《色彩》一诗中,宣称:“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黄色表忠义,犹可见传统的黄色观念。而且“黄色新闻”之类词组,多指动人耳目、耸人听闻一类的新闻,还未专指se情。

  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它才渐渐限于桃色艳事了。邵燕平1947年所写《“黄色新闻”的罪恶》,称:“国人每聆‘黄色新闻’四字,多引起桃色故事的联想,以为男女、三角等问题等构成的事件,称为‘黄色新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