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三国中孙权为什么偏安一方 孙权的地盘都有哪些地方

时间:2020-05-07 14:57:35  

  说起三国时期的吴国,我们往往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认为吴国长期是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赤壁抗曹操,夷陵御刘备!吴主孙拳选择偏安一隅,貌似并没有逐鹿中原的远大志向,因此吴国在我们看来也是三国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国了。其实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主要还是受小说演义影响。可以肯定的说,孙拳从始至终都有着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他为此所作出的努力,恐怕连刘备都是不及的!

  继父兄遗志,三征江夏

  江夏郡隶属荆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接长江和汉江,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孙氏一门父子三人都曾亲征过此地!

  说起江夏郡,真可谓是东吴孙氏的隐痛,在孙拳亲征江夏之前,其父孙坚与其兄孙策都曾攻打过此处,孙坚是直接战死在了江夏,而孙策尽管当年攻打江夏大胜,然天妒英才,不久遇刺身亡,以致功败垂成,江夏又重回黄祖之手。

  建安五年,孙拳继承江东基业,在稳定了内部局势后,孙拳立马把目光投向了江夏,一来是完成父兄遗志,二来更是为了孙吴的发展,故从建安八年到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孙拳三次亲征江夏,终大败黄祖,拿下了江夏郡大部分地区。三征江夏,锲而不舍,可见孙拳之雄心。

  五伐合肥

  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又有几人知晓孙拳曾五次亲征合肥,北伐曹魏?

  公元208年,曹操赤壁战败后,东吴周瑜与曹仁对峙与南郡,为了协助周瑜攻取南郡,孙拳率众北攻合肥,围攻合肥近一个多月后因曹魏援兵赶到而无奈退兵,尽管孙拳此次未能成功拿下合肥,却为周瑜攻打南郡减轻了压力,公元209年,曹仁弃南郡败逃,孙拳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

  公元215年,孙拳趁曹操率军与刘备会战汉中时再次亲征北伐,剑锋所指仍是合肥,后终被张辽击退,无功而返。

  公元229年,孙拳称帝,适逢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一方面为彰显帝王之威,一方面为配合诸葛亮北伐,孙拳再一次亲征合肥,时镇守合肥的守将乃曹魏名将满宠,尽管孙拳屡施奇计,然终被满宠识破,后无奈退兵。

  公元232年,孙拳第四次亲征合肥,然还是被满宠击退。

  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师北伐,为再度配合西蜀的进攻,孙拳第五次亲征合肥,围攻了合肥长达两月之久,后逼得曹魏皇帝曹叡亲自南下救合肥才再度退兵。

  尽管孙拳五征合肥皆无功而返,但从中我们足可见孙拳有进取中原的雄心。

  降服士燮,发展两岛

  公元210年,孙拳命步骘为交州刺史,挥师南征,交趾太守士燮归附孙拳,自此,交州广阔的疆域都纳入了孙吴的版图。

  更值得一说的便是我国的两大宝岛台湾和海南便是在孙拳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经营!特别是台湾,当时称为夷州,公元230年,孙拳派遣大将卫温和诸葛直率领万人到海上寻找传说中的夷州和亶州,尽管亶州没能找到,但却发现了夷州,后来孙拳更是将夷州经营的风生水起,时吴国太守沈莹所著的《临海水土志》中对夷州就有着详细记载,而这也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实开发交州,夷州这都是孙拳为将来逐鹿中原而做的准备,就像蜀汉将南中作为大后方用于军需补给一样,交州和夷州也就是孙吴的大后方,之所以经营这些地方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他心中的宏图伟志吗?

  故曹操曾赞曰: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拳怎么没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孙拳因为年轻,劲头是最足的,三国志就记载了大量他带兵出战的记录。

  1.拳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拳攻城踰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拳退。

  2.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拳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拳军,叹其齐肃,乃退。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