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三国中的于禁有什么功绩 于禁为什么要降关羽

时间:2020-05-08 14:40:12  

  于禁,三国时期著名武将,武艺高强,是曹操五子良将之首。一生为曹操征战,为曹操建立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于禁的结局有点窝囊,可以说一世英名毁于晚年的一次败仗,我们今天不说败仗,只说于禁的功绩。

  于禁是当时的泰山郡属兖州地界人士,于禁最早跟随鲍信镇守衮州,对抗张角率领的黄巾军。衮州牧刘岱被黄巾军所杀,鲍信拥曹操做了衮州牧,从此于禁就跟随了曹操,他的人生也开始放光。

  曹操领兖州牧后,先封于禁与其當俱为都伯,后因王朗推荐,曹操又封于禁拜军司马。之后让他统兵到徐州,攻打广戚,攻克广威之后,任命他为陷陈都尉。

  兴平元年,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史称“濮阳之战”。于禁单独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吕布两座营寨,又率兵在许昌打败了高雅。随从曹操攻打寿张、定陶、离狐,在雍丘包围了张超,占领了四座城池。又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屯扎在版梁。黄邵等乘夜袭击曹操营寨,于禁领部下迎击,打败了黄巾军,斩杀黄邵等,迫使黄巾军全部投降。同年,从围袁术部将桥蕤、张勋等于若县,斩其四将。

  建安三年,随曹操破张绣于穰,擒吕布于下邳。

  建安四年与史涣、曹仁、乐进攻破眭固于射犬,破斩之。后在人渡之战也有不俗的表现。

  于禁跟随曹操以来,大小军功无数,于禁不但武艺高强,而且治军有方,深得曹操信任。因为一次败仗晚年凄惨,最终郁郁而终,除了悲哀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于禁在曹军中威望和资历都是数一数二的,那么,他为什么要投降关羽呢?其实客观地说,在当时的年代里,武将投降相对来说比较常见,三国中的名将,好多人都有效力多家主公的经历,因此,于禁的投降,按道理来说,不算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在《三国演义》中,将于禁描述成了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未必是这种情况。更何况,按照某些专家的分析,毕竟关羽有投降过曹操的历史,也深得曹操信任,投降给这种级别的对手,于情于理,都不会受到曹操的太严重的处罚。也许唯一让于禁丢人的是,庞德的宁死不降,与于禁的屈膝被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让更多的人,将于禁的行为放大了。

  刚才我们说到了,于禁投降关羽,也许是考虑到了关羽也有降曹的背景,那么,我们还可以横向对比一下,蜀汉和曹魏这十大名将中,有多少人是有投降历史的:赵云最开始投靠的是袁绍,而后转投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后,归顺了刘备;马超更不用说,接替了父亲马腾的势力,最终被曹操打败,投靠了张鲁,后又被刘备挖来;黄忠则是刘表部下,最后成为刘备的虎将;张辽,原来是吕布手下,白门楼后跟随曹操;徐晃是杨奉在李傕郭汜之乱时发掘出来的,最后也成为了曹操的“周亚夫”;张郃于人渡之战降曹。这样看来,只有乐进是“从一而终”的名将。

  另外,就算张飞在蜀汉阵营中没有经历过反复,但是他与曹营夏侯氏的姻亲关系,起码也说明了“三将军”并非是背景100%没有问题的。所以,于禁投降关羽,本来不算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他的结局在于,他主动投降之后,又被送回了旧主那里,所以才会受到一定的侮辱吧。从这点上看,除了关羽之外,赵云、马超、黄忠、张辽、徐晃、张郃这六位有过投降经历的将领,都是投降后对新主尽忠竭力,也没有遇到旧主引发的耻辱。关羽虽然回到了刘备身边,可是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又岂是于禁一个“外人”能比的?更大的问题是,被送回曹魏,又不是于禁的本意,本来就是孙拳羞辱曹丕的一种手段,所以,于禁的不幸,只能说是命运的安排。但这种安排,却放大了他的污点,给他带来了更多,本不属于他的不公评价。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