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元璋的长相,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历史课本上看到的“鞋拔子”脸。据说目前的教材已经换了插图,现在的版本是圆脸。
其实,也不怪当初的教材会用朱元璋“鞋拔子脸”的画像。早在1912年时,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曾与一干人等在明孝陵祭奠朱元璋这位草根皇帝,用的也是这个版本的。据说,明孝陵发现的朱元璋画像也是这个版本。
北京故宫南熏殿里有历代帝王画像几十幅,其中也有朱元璋的画像,据说有13幅,画像上的朱元璋有长得周正的,也有大长脸的,还有大长脸的基础上带黑子的。一个人长到成年脸型是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的,朱元璋怎么有两副面孔?而且还反差如此之大。
正史上关于朱元璋长相的描述
清代人修《明史》中描述朱元璋的长相:“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比长】描述的应该是身高,说他比一般人高一些。【长】字就相当于现在的高。
【奇骨贯顶】这四个字就很耐人寻味了。惯就是通,朱元璋的脸型或是头骨应该是与一般人有些区别的,只是到什么程度呢?理解这一点不能被【奇】字影响,以为用了【奇】字就一定特别的异于常人。朱元璋毕竟是帝王,在描述帝王的长相时,都会找出几个比较有个性的特点来突出一下,以此来显示他是天选之人,就连长相也与常人不同。至于好不好看,那都是次要的。
在看明人方《太祖实录》中的记载:
“及上(朱元璋)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
与清代人修《明史》的描述基本无异。只是,《太祖实录》中有个很正面的形容:【姿貌雄杰】。当然这也不排除拍马屁或怕被砍头的成分在。
从明清时期,关于朱元璋外貌描述的文献来说,并没有直接说朱元璋就是大长脸,清修正史里也没有说明。那么,为什么清代流传的朱元璋画像中会有朱元璋的丑照?
流传的朱元璋画像的可信度
上面这幅画像就是典型的清代画像特点。画像上的朱元璋脸型稍长,下颚前凸,头戴帽子,并且帽上有“帽正”。帽正以玉石、翡翠、玛瑙等材料制成,也称“帽准”,但是,帽正是清代才流行起来的,所以这幅画应该是清人绘制。这幅画像谈不上丑,但也没有所谓的“帝王像”,倒是与中国古代“龙”的形象有点像。
此外,清代民间还流传一个版本,这个版本的朱元璋除了是“鞋拔子”脸,还满脸黑子。
这样的画像又有几分可信度呢?
朱元璋的子孙画像
或许可以从基因上来倒推朱元璋的长相,朱元璋的子孙都长啥样?虽说父子爷孙什么的也不一定类似,但是多少能说明点问题吧。
就画像来看,都是很周正的。这些画像也与朱元璋流传下来的画像中的一幅类似。所以,整体来说,这幅画像应该是更有说服力的。
其实近代也有人写朱元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吴晗的《朱元璋传》。在这部作品中,朱元璋的形象是:
魁伟,下巴比上颚长出一寸多,高颧骨,大鼻子,大耳朵。脑盖上高高隆起一块怪骨,宛如一座小山丘。
显然就是现代所谓的“鞋拔子脸”了。这部作品对许多人的影响也是蛮大的。在《邪不压正》中,对于朱元璋的长相也有一番调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