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从1936年未送蒋介石回南京被软禁后,一直到1990年全面恢复人身自由,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曾多次辗转浙江、安徽、湖南、贵州、重庆、台湾等地,称得上是牢随身走。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随后经过多方协商,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至于张学良为什么要送蒋介石回南京?在1990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周恩来是反对我这么做的,他甚至追到机场想把我追回去,但我明知去南京会有不测,还是必须要去!我是个军人,我的为所做下的事情负责。同时我是反对内战的,我对牺牲自己毫不顾虑”。张学良到南京后即被扣押。
1936年12月31日,张学良被判十年有期徒刑,剥夺公民拳利五年。之后即被从居住的宋子文公馆转到孔祥熙公馆软禁。
1937年1月,张学良被转至蒋介石的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镇,同年秋天转至安徽黄山听涛居,但数天后又被转至江西萍乡绛园。
1938年1月,张学良被转至湖南郴州苏仙岭,同年3月转至湘西沅陵凤凰山。1939年11月,因日军进犯湖南,张学良又被转至贵州修文县阳明洞。
1941年5月,张学良因盲肠炎在贵州中央医院做了手术,出院就被转到贵阳黔灵山麒麟洞。1942年2月,他被转至贵州开阳县刘育乡。至1944年4月,又被转至息烽县阳郎坝,同年11月再次移至桐梓县天门洞。
到了1946年,张学良回到重庆,住进戴笠公馆,但时间不长,就被押解到台湾新竹井上温泉。直至1957年,被转至高雄西子湾。
1959年,蒋介石下令解除对他的管束,张学良获得了半个自由身。1961年,张学良搬到了台北市郊自己建造的二层小楼,之后一直住在那里。至1990年,张学良全面恢复人身自由。
1995年,张学良赴美国夏威夷侨居,并一直生活在那里,直至2001年10月14日逝世。
张学良的囚禁生活可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没有自由身的日子里,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够体会个中滋味。尽管他的是非功过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对我们来说,在改变了历史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的功绩不可抹杀。
张学良遭软禁后,很多同僚为他求情,但蒋介石不予理会。蒋介石告诉东北方面军的将领,人家张学良自己要求读书的,我能怎么办。从而使张学良失去了带兵的自由。
同年七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北将领继续要求蒋介石给予张学良带兵的自由,可是蒋介石却摇头说:“汉卿还小,得多读些书,他太年轻了,小事聪明,大事糊涂"九年后,在正协会议上,很多正要为张学良正言,呼吁还张学良自由。蒋介石有些不耐烦的说:“张学良的问题很严重,不是家法问题,而是国法问题,你们都不要再说了"会后蒋介石还下了命令:任何人见张学良,都得需要我的批准!
在漫长的囚禁生涯中,张学良曾自己上书给蒋介石,承认自己的罪行,并要求上前线和日寇决一死战。但蒋介石不予理睬,丝毫不念及旧情,回回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蒋介石的策略是置若罔闻,不予理睬。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