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陈国公主金面具图片 陈国公主为什么18岁就死了

时间:2020-08-06 14:21:20  

 

  一段尘封千年的故事

  1986年,在内蒙古奈曼旗,一个蓄水坝的施工现场,发现了陈国公主墓。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

  古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珍品,大小数千件。黄色的金、白色的银、红色的琥珀、洁白的玉,琳琅满目的珍宝布满了墓室,是仅次于皇陵的重要考古发现,是契丹文化的奇迹。

  在千年古墓中,人们看到了平卧于棺面的公主与驸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上覆盖着栩栩如生的黄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

  尤其是躺在驸马左侧的公主,更为雍容华贵。她头戴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

  古墓的壁上,巨幅壁画,浓郁的草原风情,历经千年岁月却不褪色,整个墓室金碧辉煌,珠光宝气!

  这座奢华的王侯级别的墓葬,究竟尘封一段怎么样的往事呢?

  一千年前,那段盛世的爱情!

  原来古墓中的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亲孙女,她的父亲耶律隆庆是萧太后的二儿子,她的祖父就是萧太后的丈夫,辽朝第五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

  有专家说,辽朝的皇族一般为耶律氏、后族为萧氏,两大家族为了将正治拳力牢牢地握在手中,便盛行这种近亲联姻的方式(那时并没有近亲结婚的概念)。

  这场盛大的契丹贵族联姻,于千年前在北方草原盛大举行。那年春天,草原上风和日丽,16岁的陈国公主和30多岁的驸马在举国欢庆中缔结良缘。

  公主虽然年轻,但在契丹皇族中却具有很高的地位,获得过无数封号。她先是被封为太平公主,后来又晋封为越国公主。

  在她刚满16岁时,就按照契丹贵族的婚姻习俗,嫁给了比自己大18岁的舅舅。

  这位驸马同样身世显赫,他叫萧绍矩,出生于名门望族,生前曾任秦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等职,是军中的高级将领,深受皇帝的喜爱。

  但是,这场令人瞩目的婚姻仅仅只持续了两年!1018年,36岁的驸马与刚满18岁的花季公主先后因病过世。

  耶律王追封她为陈国公主,以无数的金银美玉作为陪葬,并在他们胸前戴着一对美丽的琥珀璎珞,象征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沧海桑田,生生世世.!

  一种独特的契丹丧葬习俗

  陈国公主带着十八年华的爱情盟约和驸马沉睡了千年,向我们展现了最完整的契丹贵族厚葬习俗。

  契丹,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打鱼狩猎,逐水草而居,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他们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因此产生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

  树葬,指的是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树上,任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再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

  后来,契丹的铁蹄踏进中原,中原文化受到契丹人的关注,他们开始将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丧葬习俗也逐渐融合了中原的元素。

  所以,他们在树葬之后,还增加了停尸,墓室尸床等丧葬程序。因此在殓葬后,人们还要定期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于是,美化和装饰尸体就显得非常重要!

  也正因如此,今天的我们才得以一睹契丹公主的奢华陪葬!

  古墓中发现的黄金面具、银丝网络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变得更威严,而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体腐烂,影响主人生前的形象。

  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黄金面具,与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而且等级最高!

  一件神秘的黄金面具

  在这个奢华至极的千年古墓中,公主与驸马脸上覆盖的黄金面具最为神秘。他们为什么要脸覆金面具,面具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陈国公主的黄金面具,采用捶揲工艺制作而成,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和一位成年人的脸庞大小相当。面具耳朵部位的纹路清晰可见,面部圆润,眼睛双睁,嘴唇微抿,刻画了一位契丹民族女性的容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