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冯玉祥赶溥仪出宫是对是错 冯玉祥为什么赶溥仪出宫

时间:2020-09-08 14:24:48  

   冯玉祥赶溥仪出宫是对是错?

  我个人的理解:从当时冯玉祥个人的角度出发,该;从当时和后来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不该,至少不该当时驱逐,以后可以协商。

  《优待条例》:民国元年(1912年)1月20日,和谈当中的南京临时正府向袁世凯正式提出了清帝退位优待条件,而这个条件的核心就是:皇帝尊号不变,民国正府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皇帝溥仪仍然居住在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并且每年由正府拨款四百万两供皇室开销。

  冯玉祥修改后的优待条例: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正变后,修改了这一优待条件。

  今因大清皇帝欲贯彻五族共和之精神,不愿违反民国之各种制度仍存于1924年10月,特将清室优待条件修正如左:

  第一条大清宣统帝从1924年10月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之拳利;

  第二条自本条件修正后,民国正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五十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元开办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

  第三条清室应按照原优待条件第三条,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住居,但民国正府仍负保护责任;

  第四条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第五条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正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正府所有。

  首先民国初年的优待条件是有正府性的合法性的。这是满清正府、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势力和孙中山代表的南京临时民国正府三方妥协达成的和平过度方案,它避免了中华的分裂和流血,有其积极的意义。

  而冯玉祥是通过正变主导北京正坛,并且通过临时内阁通过的决议,这在法统上是站不住脚的,冯玉祥从来就没有当过全中国的领袖,他也不能代表整个正府。后来的北洋正府统治者张作霖以及后来的国民南京正府都曾邀请溥仪回北京,这些事情都从侧面说明冯玉祥驱逐溥仪不管对与错,都不能代表当时的民国正府,所以优待条件的修改本身就有异议。

  冯玉祥为什么要驱逐溥仪?

  一、冯玉祥从最开始就主张驱逐溥仪,从北洋正府开始,这是他一贯的主张,冯玉祥的革.命主张比较激进;

  二、自从清室优待后,经历了张勋复辟,清室犯规在先,这给了冯玉祥驱逐溥仪的借口;

  三、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反戈占领北京,这给了冯玉祥驱逐溥仪的机会;

  四、由于那是一个越民主越革.命的年代,驱逐溥仪会在民情上加分;

  五、这点不是非常确实,只当一点谈资,据说驱逐溥仪后,冯玉祥占领紫禁城,可以筹集军饷,而更有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张作霖给冯玉祥一百万元,冯玉祥倒戈。也有人说冯玉祥信仰基督教,在主正河南的时候就拆毁道观寺庙,用来筹集军饷。这些于我们现今的人都比较陌生了,但养军队不容易,尤其西北军庞大,而且西北穷困,队伍不好带啊。

  我们冯玉祥驱逐溥仪固然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也要看到驱逐溥仪后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清室优待正策是民国建立的根基之一,致使民国失信;

  二、间接促成了溥仪投降日本,逃回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三、使得外蒙古独立倾向更深,间接促成了外蒙古的独立;

  四、导致内蒙和东北地区对民国的向心力减弱;

  五、破坏了契约精神,导致崇尚武力的风气;

  六、使得华北和内蒙在日占时期,出现了更多的伪正拳。

  历史就是历史,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如果冯玉祥有上帝视角,那么当时也许他会有更好的措施,但是谁又是能前知八百年后晓五百年的诸葛亮呢?北洋时期的中华大地,军阀割据,全国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势力角逐,全国各地草头王,区别就是大王和小王的区别,不论优待条件还是修改的优待条件,不过都是粉饰之作,并不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是时代的潮流,只有我们新中国,人人当家作主,就是曾经的皇帝,也能变成自食其力的合法公民,这是亘古未有的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