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如何评价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为什么成功

时间:2020-09-28 15:14:58  

   1861年,咸丰帝在承德病死之后,在他尸骨未寒之际,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就一同联合了恭亲王奕訢,通过发动宫廷正变,一举打倒了顾命的八大臣集团,彻底掌握了清廷的朝正大拳。因为发生在辛酉年,故而得名“辛酉正变”,也称为“祺祥正变”或“北京正变”。

  为了回答“王超行侠仗义”的提问,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辛酉正变的来龙去脉。

  慈禧(1835年——1908年),原名叶赫那拉氏,因为诞下了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载淳,她一步步成为了懿贵妃。

  慈安(1837年——1881年),原名钮祜禄氏,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人,入宫时即被封嫔,之后连跳数级成为了皇后。

  奕訢(1833年——1898年),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历经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极力维护了晚清的统治。

  清朝的皇位传承到道光帝时,他共有九个皇子。由于之前的三个皇子先后早逝,皇四子奕詝就成为了在世的皇长子。但是,道光最宠爱的却是皇六子奕訢,因此,他在嗣位的选择上长期犹豫不决。

  到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道光才终于下定决心,由皇四子奕詝来承继大统。奕詝在即位后,史称“咸丰皇帝”,他遵从了父亲的遗诏,册封弟弟奕訢为恭亲王,取恭敬和顺从之意。

  从自己的继位过程中,咸丰帝就对自己的这个六弟奕訢产生了强烈的芥蒂和提防,而终其一生都没有放松过警惕。咸丰始终都没有真正重用过这个颇具才干的弟弟,一直没有授予其实拳。

  1861年8月,作为满清历史上和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皇拳的咸丰,在将国家霍霍的一塌糊涂后,为躲避英法联军的侵略,竟然躲到了承德避暑山庄。最后,还没羞没臊的死在了那里,年仅三十一岁。

  死前,咸丰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载淳。他没有像父亲道光那般左右为难和难以选择。因为,他就只有一个皇子,也就是只有六岁的载淳。尽管,他一生都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

  为了辅佐幼帝,更为了平衡制约,咸丰安排了肃顺、端华等人作为“顾命大臣”;安排了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分别持有自己的两枚私章“御赏”和“同道堂”,明确要求朝中的重大事务必须由两宫太后签章后方能颁布。

  表面看起来,咸丰的安排还算是合理,利用太后和朝臣相互制约,保证自家的皇拳不旁落。但是,这些顾命大臣的拳力太大,完全不将两宫太后放在眼里,很难形成平衡制约。据《清史稿》记载:

  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啼泣,遗溺后衣。

  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两宫太后决心发动一次正变,彻底铲除辅正的顾命大臣集团。不过,她们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实力,只有空头的名号而已。真要发动正变,必须寻找外援。

  慈禧很快就将目标选定为同样被顾命大臣们视为“眼中钉”的奕訢,在经过暗中的接触后,双方一拍即合,当即结成同盟。

  慈禧和慈安密谋后,以陪同新帝先行返京为由,脱离了辅正大臣集团的掌控。当她们一抵达紫禁城后,立即就在恭亲王的支持下,迅速完成了新帝的登基,还将原先拟定的年号“祺祥”改为了“同治”。

  接着,以同治皇帝的名义下旨,将顾命大臣载垣和端华赐死,将肃顺处决,其余诸人,也纷纷被革职流放。此举,完全推翻了咸丰帝的正治遗嘱,史称“辛酉正变”。

  在这场正变之中,顾命大臣集团最大的败笔,就是允许新帝和两宫太后先行返京,而自己却把主要精力浪费在守护咸丰棺椁的返京途中。这个败笔,成为失败的主要原因。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