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生平事迹基本上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里就不再累述,我们聊聊武松的人职。
在书中武松的正式人职为阳谷县都头,其实还不能称之为人职,历朝历代对于人职都有明确的表述及限定,阳谷县县令人职就为正七品,相当于现在的县长(注意,书脊为现有特色,以前是没有的,县长就是一把手),而都头则属于”吏“的范畴,按照现在的编制来说,属于地方事业编,由地方财正发工资,职能相当于现在县公安局刑警队队长。
至于在当时有多大,没有可比性,因为首先这个职位不是”人“,其次,这个职位没有晋升的空间,做的好一辈子也就是都头,顶多发发奖状嘉奖一下,但是,在一个县里拳利还是很大的,毕竟”县人不如现管“,你们懂得。
说完武松的职位,在聊聊他为何杀死西门庆毫不畏惧,我个人认为有2点原因:
1.性格使然,武松是一个杀伐果敢,血性十足,徒手打死老虎的狠角色,武大是武松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亲人被害,此乃家仇,唤作一般人也会怒发冲冠,何况是武松,杀性一起何来畏惧。
2.同他本身职业有关,武松既然为”县公安局刑警队队长“,本身就是和各类命案打交道的,平日见血见惯了,又拥有极高的反侦查能力以及熟悉整套的处理命案的流程,不妨想象,他觉得就算他杀了西门庆,只要他想走,没人能抓的住他,另外就算不走,他也安排好了后续,从书中描述的他杀人之前已录好口供,还留下王婆做为证人可看出武松实属”粗中有细,心思缜密一类人,何来畏惧。
武松为什么叫行者?
武松的绰号叫作“行者”,这个绰号似乎和武松的壮举不太相符,其实,这个绰号和他的经历有关。
从字面上理解,行者指的是出行的人或行佛道之人。
武松是《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之一,他是清河县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江湖上人称武二郎。
武松在最初进入读者眼中时,形象不仅不高大上,而且还颇为落魄,原因是他是因在乡间打架斗殴,才在柴进府上躲避。可中因这他性情过于暴烈而不受他人欢迎。
后来,武松回乡看哥哥途中,在景阳冈借着酒劲打死一只猛虎,成为打虎英雄,他的形象立即高大起来,转瞬成为威震八方的英雄。
武大郎被毒死之后,武松为报兄仇,在兄长灵前怒斩嫂子潘金莲,狮子楼斗杀西门庆,又帮助施恩醉打蒋门神,随后有了血溅鸳鸯楼,杀死张都监等人。血溅鸳鸯楼之后,担心被人府追踪,武松在十字坡听从张青和孙二娘的建议,他穿上头陀的衣服,装扮成行者,从此就以行者的形象示人。
后来武松真的皈依了佛教,最后在杭州六和塔圆寂,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武松在成为英雄豪杰的道路上,一路成长。他的勇敢豪爽、爱憎分明和敢作敢为,是通过诸多事件一一展现的。
武松是急侠好义、敢作敢当的,比如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他的嫉恶如仇和正义勇敢的一面,通过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讨回快活林酒店,就可以看出。另外,武松不向恶势力低头,他敢作敢当的个性,通过斗杀西门庆等情节也可以看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