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用讲出来真的很尴尬,就是帮书生解决生理需求,大家都懂吧。在古代,这种情况称为断袖,并且在大户人家还挺盛行。
那么这种事是真的吗?在封建社会,男人都这么奔放?据记载,这种情况在广东以及福建比较流行。当男生16岁的时候,就会找一个年龄比他稍微年长的男生作为契兄,两个人同吃同睡,就像夫妻一样。有的在结婚之后仍然保持联系。双方父母会把对方的儿子当做女婿看待,直到晚清,这种关系才逐渐消失。
跟随公子哥打扫卫生,路上跑跑腿,在家时就整理房间等等,就相当于保姆一样。
帮助书生整理书房,地位比家中的下人要高一点,重点是要会识字。
书童的作用就是帮着出谋划策,处理一些琐碎事情,这就需要书童脑瓜子灵活,鬼点子多,才能帮着书生。
第五种:唯一的职责就是陪读,这种书童就比较高级。平常就陪着书生一起学习,一起出门,一起欣赏大好山河,说白了就是有书生一口肉,自然不会少了书童一口汤。这种书童在帝王家容易看到,像皇子们上学读书,身边总会有这样的书童,两个人之间就是互相学习,一起吟诗作对,书童也不需要做别事,生活享受的不得了。
职责就是保护书生,不管走到哪,都要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在电视中,很多看起来傻傻的书童,其实都是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出面营救时身手非常敏捷,估计也是迷倒一大片花痴姑娘。而身边有个高手书童的书生,一定都是家财万贯的富二代或者人二代。因为这种高手书童是要从小培养的,所以在他身上的花销一定不能少,这就相当于给自家培养个江湖高手。如果不是自己家培养起来的,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江湖人士大多是豪情万丈的,都是一身傲骨,有的根本不会为了钱卫屈自己。自己家培养的高手,肯定会念及恩情,从而对这家人都是忠心耿耿。
最早的书童,其本职工作真的是负责打理书籍之类,还有将竹简书籍挑着带在身边的。
而到了后来,随着现实工作的需要,书童需要负责的工作也就越来越繁杂细致,除了制作竹简与磨墨之类,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自己的主人少爷对于书籍之类进行整理与分类,这些也成为了后来书童的主要本职工作。
作为书童,当然也需要识文断字,毕竟不认字的书童也无法帮助自己的主人整理分类书籍,甚至于还能够帮助自己的主人代笔写个回信送个帖子什么的,古人身边的书童,往往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而这些对读书人身边的书童来说也是有必要的。
读书对于古人尤其是古代的男子来说,是将来出人头地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隋唐科举制度诞生之后,读书人愈发普遍,很多平民寒门都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对于书童,主人家一般也是精挑细选,机灵聪慧不贪玩,做事勤快,对主人家有帮助的最受欢迎。
有身份的人家对于家中男丁读书、科举与入仕看得非常重,因此也怕有家中男孩子身边过早有女子掺和进去,打扰了之后无心读书。所以在古代很多的大家男子,身边伺候着的通常也并不是丫鬟,而是书童,他们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丫鬟们的职责。
虽然书童的主要任务是陪伴少爷们读书,帮助整理书籍之类,但是毕竟也是贴身侍奉的人,主人家的日常生活起居,其实也是要书童来侍奉的,书童们平时要帮着自己的少爷管理书籍信函之类,也要整理收拾房间,伺候主家沐浴梳洗等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