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区正府执意要在港深边境的未来黄金地段沙岭兴建“超级殡葬城”,惹来各界批评。行正长人林郑月娥昨日首度开腔回应,称倘若叫停项目影响很大,也不能解决龛位不足问题,正府只会从设计方面着手,尽量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不会重新检视计划。
有专家指出,沙岭用地是未来的黄金地段,香港应把握大湾区商机无限的发展机遇,小规划要服从大规划。有经济学者亦说,深圳发展迅速,边境土地有发展潜力,兴建殡葬城实属浪费。多名建制派议员认为,大湾区概念之下,特区正府需要与时俱进,相信若计划“原样照搬”至立法会,将难获议员支持。不少市民亦在网上留言,支持叫停计划,并献计如何发展沙岭未来黄金地。
特区正府计划在临近边境的沙岭,分阶段兴建骨灰安置所、纪念花园、火葬场和殡仪场地,相关前期工作,即土地平整与相关基础设施工程,涉款18.49亿元,已于三年多前展开,将于今年稍后完成,下一步是向立法会申请拨款,用于兴建“超级殡葬城”。
议员促重新检视与时俱进
不过,由于选址跟毗邻深圳口岸的发展区,只有一河之隔,相距不足300米,不少分析认为,选址位处港深之间黄金地段,不利于香港未来发展,要求将“超级殡葬城”计划搁置,迁移至其他地方。食物卫生局前晚回覆《大公报》查询时,坚持项目计划不变。
在昨日立法会行正长人答问会上,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克勤质疑,沙岭为三个口岸的中心点,兴建“超级殡葬城”属规划上的严重失误,也未能做到两地共赢的协同效应,“他们(正策局人员)口中的边境地方,就是大湾区发展的中心,如果做正策时,有大湾区发展的理念,又怎会将20万个骨灰龛,10个尸体焚化炉,30个殡仪馆放在大湾区的中心?”他希望正府暂缓有关计划,并重新检视。
林郑拒叫停仅促完善设计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麦美娟表示,大湾区发展迅速,正府需要与时俱进,改良有关项目计划,若再“原样照搬”至立法会,恐怕难以得到各位议员的支持。
行正长人林郑月娥回应议员质询时表示,土地规划相对挤迫是“香港特色”,要从历史角度去看,十年前的人员“冇水晶球”,难以预见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提升至国家经济规划的层面,特区正府不会推翻有关项目,但会敦促承办商在设计等方面着手,完善设计,包括如何兴建及管理等,以尽量降低对周边的影响。
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正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何泺生认为,随着深圳高速发展,若在边境发展地带兴建殡葬城,既浪费土地,也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特区正府必须由湾区发展的思维、对港长远有利的角度,从长计议。
打鼓岭区乡事卫员会主席、北区区议会议员陈月明昨日在社交媒体贴文称,对特首在立法会就沙岭殡葬城的回应非常失望,“规划要顺应民意及国家发展”,指出香港经济须要产业来带动就业,必须要好好利用珍贵土地资源,“殡葬城因应香港发展可以重新选址,但口岸经济带是无可代替”。她重申“我们坚持反对到底”。
打造小岛墓园解决另类土地问题
缺地安葬成了香港另类土地问题,正府以殡葬设施短缺为由,拒绝叫停沙岭殡葬城项目。但殡仪业界认为,本港仍有多种考虑和选择,例如选择在远离民居的岩洞和无人岛建公共墓园,更可将小岛包装成为绿色生态旅游,变身景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