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即时新闻7月8日报道 休息室里面的江疏影,正在等待今天的最后一次采访,她刚刚参加完一个电影发布会,录制了一个耗时三小时的电视访谈节目,还有好几家临时加进来的媒体采访。她换下红色的高跟鞋,随意踩着一双最简单的小白鞋,“其实私下,我还是喜欢怎么舒服怎么来。”她笑着说。
从小学习艺术体操,她说她把这辈子的苦都吃了个遍,结果却因为一个化妆师的一句话,偏离了原本的轨道,考进了少男少女梦寐以求的上海戏剧学院。当你以为她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做了演员时,她任性地选择了留学,读的还是传媒经济。学成归来的她,又一次放弃了原有的选择,走回了演戏这条老路,成为那个改变了她一生的阮莞。
不光是看客,就算是江疏影自己在几年前也想不到如今的她会坐在采访间,面对着蜂拥而至的摄影机和话筒。她说她不是个柔弱的上海女孩,走到今天,确实很意外,但从她的过往又不能忽视,“越挫越勇”才是真正决定了她命运的必要条件。
1 从小练艺术体操
教练狠,每周都肿着脚回家
很多人都知道,江疏影从小练艺术体操,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当年吃过的苦。“小时候我爸爸给我报了很多兴趣班,画画、书法、打字,艺术体操是被老师招进去的,因为要考核身体的协调性和身材比例,我小时候腿就比较长,开始招了20个人,到最后只考上5个人。所以刚开始我可能去上了很多兴趣班,到最后唯一留下来的就是艺术体操。也许也是因为我比较好动。”
学习艺术体操是一件很苦的事,但是当时的江疏影反而没有觉得特别辛苦,她把自己归为后知后觉型。“那时练习会很痛,别的小朋友都属于默默承受,偷偷抠地毯那种,只有我叫得全操场都能听见。有时候,我们会训练倒着跑步,跑得很快,经常就是嘭一下摔倒在地上,磕到头了,然后起来继续跑。”
由于练得比较出色,江疏影小学2年级就进入了上海市艺术体校。“当时我是我们市艺术体校里年级最小的学生,就寄宿在学校里,一个星期回去一次。市体校的教练都特别狠,压腿如果压不下去,都直接按,一按就是五分钟。还有跳双飞,你跳不过去,就留你一个人在训练场里,然后把灯都关了,晚上再来喊:‘江疏影,出来吃饭啦’。当时也没觉得害怕、也没哭。每周回家,脚经常都是肿的,因为学校在郊区,我每周回家坐车都要一个多小时,有时候没有座位,就这么肿着脚站一个小时回去。”“爸妈当时会不会很心疼?”我问她,“爸爸比较狠心,妈妈比较心疼,每次回家就是开荤,炖鸡翅给我吃。”那个时候,江疏影觉得自己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到后来不练了,反而特别怀念艺术体操。 4/1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