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在快速波动的市场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把“拥抱变化”挂在嘴边。在我看来,企业要想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长盛不衰,除了积极面对变化之外,还需要预见变化、甚至引领变化。正是在这样的理念驱动下,华谊兄弟自今年起推出了三大战略——“强内核”(强化内容核心)、大娱乐生态圈和国际化战略,并在公司内外加速推进,2016年正是华谊兄弟的战略开局之年。
今年电影市场的急速降温,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关注。每当被问到如何应对的时候,我给出的回答不外乎八个字:敬畏内容、敬畏观众。我认为,整个娱乐业的本质就是内容品质的竞争,这也是我们把“强内核”列为三大战略之首的原因。然而,对于想要坚守内容、坚守匠人之心的电影人来说,这一年我们也经受了不少失败和考验,我们今年无论是单片票房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有明显退步,这些都应该引起电影团队的重视,在制作、营销、发行等环节进行总结、学习。尽管如此,我们出品的以《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为代表的电影作品,在各大国际电影节揽得奖项,还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高度赞誉,作为制片人,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经过⼀年的努力,我们为未来几年的电影储备了大量优秀的项目。我可以骄傲地说,在中国电影公司中,华谊兄弟电影依然是在原创开发、实体制作、商业与情怀并重等方面做得最好的公司。除电影作品之外,华谊兄弟在今年继续加码拓展优质内容生产源,包括成立以好莱坞最顶级动画电影制作阵容组建的华谊兄弟点睛动画,投资韩国SIM、韩国HB等优秀制作公司,以及堪称中国最全二次元IP库的童石网络,参与剧角映画D轮融资,和盒饭LIVE进行战略合作等等。我坚信,随着观众娱乐需求的升级,未来一定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已经拥有的丰富IP储备和即将产出的优质内容,会成为强大引擎,为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迄今为止,在华谊兄弟的内容矩阵中,已经纳入了电影、电视剧、网络大电影、网剧、漫画、动画、游戏、综艺、直播等多种形式,存在着巨大的衍生和联动可能性,这就需要有促进内容增值和流转的生态系统,这也是“大娱乐生态圈”战略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在华谊兄弟内部,我们不断完善现有三大业务板块的联动逻辑,实现优质IP的流转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促进各种形态的娱乐内容在生态体系内外的共生、流转与增值,获取IP价值最大化的“生态红利”。在互联网娱乐板块,华谊创星今年继续发力多屏互动和粉丝经济;在品牌授拳与实景娱乐板块,4年在全国签约20个项目的目标已经完成,5个项目在建中,2017年将有两个项目投入运营,2018年将贡献巨大的营收增长。这都为娱乐内容的线上、线下流转与增值开拓了广阔空间。同时,华谊兄弟的投资布局也进入收获期,以参投的英雄互娱为例,其三季报显示,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69亿元,同比增加2151.76%。截至目前,“华谊系”的上市公司扩张至7家(创业板2家,新三板2家,港股2家,韩国1家)。
作为娱乐行业国际化的领跑者,华谊兄弟今年继续加速布局,并开始收获丰厚回报。今年2月,华谊兄弟投资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9号健康”更名为“华谊腾讯娱乐”,成为华谊兄弟整合国际娱乐资源、对接海外资本运作的国际平台,在12月和华谊兄弟一同成为“深港通”首批标的企业。今年8月,华谊兄弟携手美国顶尖导演罗素兄弟成立控股公司,旨在攻占全球性超级系列IP的高地。2016年,华谊兄弟和美国STX合作影片的票房达2.8亿美元,约合19亿人民币。其中,小成本影片《坏妈妈》票房斩获1.8亿美元(逾12亿人民币),成为北美暑期档黑马。此外,公司参与投资的《魔兽》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达到14.72亿。加上其他国产影片,华谊兄弟2016年的全球票房已超过50亿人民币。 9/10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