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唐川,重重谜团才得以真相大白。
值得一提的是,《嫌疑人x的献身》的原著本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人物塑造的饱满,剧情推进紧凑,也在出版以后被翻拍过日本和韩国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的评价都很高。
不过一封来自东野圭吾的信,似乎给了广大的影迷、观众、书粉一颗定心丸——中国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是经过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而改编的。据说,电影的剧本被反复改过35次,并且最终获得了原作者本人东野圭吾的同意。
东野圭吾这样说道:“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电影的堂堂大国,我的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能在中国拍成电影上映,真是不胜荣幸。”
“感谢各位的努力。看到才华横溢的你们没有拘泥于原著,而是富于创造性的改编,我感到欣慰而有趣,非常期待能早日看到你们的作品。”
东野圭吾的这段话中有两个重点:没有拘泥于原著和富于创造性的改编。其实改编是一件非常高难度的事情,既要考虑到作品本身,还要考虑到电影艺术的表达等等。
就看日本版和韩国版的两部就可以发现,虽然都是同一个故事,但是电影拍摄的侧重点还是不一样的。比如日本版注重推理,汤川的整个推理过程绝对是电影表现的一大亮点,而韩国版在这一方面就会表现的比较弱。
说到拍摄初衷,苏有朋表示,自己跟电影公司有两部导演合约,拍完《左耳》之后公司推荐他另一个题材,他并不是很感兴趣,也不知道怎么拒绝,就突然想到曾经探讨过《嫌疑人X的献身》,于是拍摄电影版就这么决定了。
作为被拍摄过多次的悬疑题材,怎么把《嫌疑人X的献身》弄出新花样是最大的难题。苏有朋说:“如果之前没有日本版、韩国版,我肯定会照着原著小说的叙事方式把这件事给说完,但现在肯定不行了,而且东野圭吾先生授拳的时候也说了,每一个后面的改编版本不能跟前面的创意一样,所以必须要找不一样的角度。”
那么苏有朋的角度到底是怎样的呢?对此他不方便透露太多,但他的回应是“贴合中国国情”。“希望能够经得起所有推理迷的推敲,同时也想让大家觉得这故事移到中国来很舒服。”
“比如说王凯的角色唐川,在原来日本小说里面他只是一个顾问,我们后来把唐川改成警方系统里面的人。我们最终希望它是一个有点类似双雄对决的犯罪题材。”
因为涉及到推理,拍摄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处女座的苏有朋紧张到极点。“很多场戏都挺麻烦的,涉及到数学、物理的我们都找专家。我们尽量希望在能力范围内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作为导演的苏有朋与整个团队已在早前对整个拍摄计划进行了周密的考量,从剧本的本地化改编、到实地勘景、摄影方向、美术方向与人物造型都进行了反复的打磨。
据悉,电影从15年11月开始筹备,勘景3个月,横跨28个城市,历时128天。苏有朋坦言:“在整个制作班底中,不乏非常挑剔较真的原著迷,他们常常会不停地挑战我,不断地加剧我们的创作难度。”
“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默契,就是不只把这个作品当娱乐片来看,而是作为一部精确到每个细节的高智商推理电影来打造。”
嫌疑人x的献身经典语录如下:
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和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
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也只有齿轮本身能决定自己的用途。
——东野圭吾《嫌疑犯X的献身》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