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马晓晴与薄的关系传闻 马晓晴年轻照片图片

时间:2017-06-30 20:39:53  

  马晓晴的"黄金时代"

  马晓晴曾是上世纪90年代最有灵气和天赋的女演员之一。《啊!摇篮》中纯真的小湘竹,《顽主》中问题少女刘美萍,《北京人在纽约》中任性的宁宁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圆圆的脸蛋,娇嗲的声音,“劲劲儿”的感觉。当众多女演员饰演甜美乖乖女时,她已经开始在大荧幕上饰演叛逆少女到处撒野了。她填补了那个时代女演员类型的空缺。

  11岁出道曾盲目接戏只为出名

  因为在《顽主》中的出色表演,马晓晴获得1989年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唯一的提名者。当时很多年轻演员获得金鸡奖后都出国发展,造成演艺人才外流。作为评卫会主席的谢晋导演当年提出不要颁奖给年轻女演员,防止她们拿了奖就会往外国跑。那一年,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意外缺席了。马晓晴并未获奖。

  接下来的三年对于一心想成名的马晓晴来说颇为难熬。当时她去美国的事情没有办下来。

  马晓晴版史湘云

  为了出人头地,她接拍了各种奇怪的电影。“如果我要是三年以内不出名的话,我这学就白退了,因为三年后我的同学就大学毕业了,所以这三年我就什么戏都拍,就是最差的最不喜欢的角色也演,我那三年拍了各种奇怪的电影,谢晋导演曾经骂过我,他说你怎么什么片子都演呀,可是我不演不行啊,我就是想出名啊,不出名不行啊,就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机会演戏,那三年比较苦。”

  在马晓晴拍戏那个时代,没有经纪公司,接戏都是靠人推荐,口口相传。这样的环境是否会滋生潜规则?“以前也有,但是因为以前那个媒体不如现在那么强大,什么事情都能曝光,那个时候也有一些人就是你所谓的潜规则,我也看见过,但是我从来没被潜过。”

  盲目接戏的后果是反响平平,马晓晴需要一部能够让其声名大噪的作品。而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正好满足了她的需求。1992年,马晓晴参加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拍摄,从此一炮而红。马晓晴说要特别感谢姜文。因为姜文当年曾经放话说,除了马晓晴,全中国没有一个女演员能够演他的女儿。马晓晴随后的发展也是顺风顺水。在1997年,马晓晴凭借在《我也有爸爸》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第17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成了那个年代炙手可热的女明星。

  马晓晴近照

  35岁正当红时隐退转作幕后工作

  在马晓晴最当红的时候,她忽然淡出演艺圈,让不少圈里人和影迷感到可惜。一心一意狂接戏想红,红了过后又厌倦,隐退回归平凡生活。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费解的逻辑。马晓晴觉得当明星不自由,个人生活完全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下,戴着墨镜走到哪里都会被认出来,这是一件很烦的事。隐退过后,2003年她回到了上海,不戴墨镜也没有人认出她了。马晓晴一开始觉得自由,过了一段时间又觉得特别失落。“我是2003年回来的,回来了以后,有一段时间就开始没有人再认识我了,开始的时候就觉得,哎呀,太自由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特别失落,怎么没人理我了,再过了一段时间就觉得习惯了,我后来跟葛优聊过这件事情,他跟我说,他说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没人认识我,他说多自由啊,反正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吧。”

  马晓晴年轻时的照片

  那几年,马晓晴几乎断绝了自己和演艺圈的所有关系。她开过公司,写一些广播剧,小说之类赚钱养活自己。但她不愿意透露关于公司的一些事,因为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据了解,那阵子马晓晴的生活并不是很如意,甚至有人说她精神出了一些问题。她也坦言自己那阵子确实状态不大好,有点抑郁,但都挺过来了。问她为何有低潮时,她则隐晦地回答:“没什么好说的,我不喜欢老是翻旧账,说我过去是什么样,这就有点像祥林嫂。低潮人人都有,生命像水一样,坎坎坷坷自己会流过去,你回过头来一想,这些坎坷反而是一种很美的感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