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无非是在世俗眼里,这两对母女,后一对是“成功者”(主要是母亲的成功),而前一对则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主要是母亲的失败)。
而所谓的“任性自我,想要按照自己意愿生活”,有着“成功”的衬托与加持,那么,这种特质就是好的,是真性情,是睥睨世俗,是卓尔不群,是钻石戒指下的一块上等金丝绒;而一旦沦落入“失败”的境地里,那么,这种特质就是坏的,会遭受各种冷嘲热讽,变成“不懂经营自己,经营人生,情商智商双低”,彻底沦为营销号的反面教材。
假如当年吴绮莉“上位”成功,这么多年江山坐稳,收心修炼下来,怕不是第二个徐帆,怕不是有多少人会上来奉承拍马,称颂她母仪天下,相夫教女。怕不是也可以在电视里里大大方方,贤良淑德地表态“有女人扑我老公怎么了?我们家那个是男人,吃亏的又不是我们”。
而吴卓林哪怕变不成窦靖童,也可以做一个“幸福”的孩子,不用那么辛苦小小年纪就出来打工赚钱,世人只会艳羡你身上披的那件如花似锦的缎面袍子,谁会有空来关注你袍子底下爬着的虱子?
你痒你的,你痛你的,旁人无关痛痒,他们只负责趋炎附势或者落井下石。
很多人对吴绮莉吴卓林能做的就只是扔石头。因为吴绮莉是小三,做了小三还罢了,竟然想用孩子来“威胁”与“设计”对方——更过分与更重要的是,居然失败了。正如张爱玲说的那样,女人想诱.惑男人是饮妇,但是诱.惑不成,更是双料的饮妇,因为她失败了。
成王败寇。世人对失败者能做的只有踩踏,践踏,往泥地里再踩上一脚,让她们永世不得翻身。否则,无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正确,与高高在上的道德立场。
所以,那个17岁的小女孩说,Iamgay。
其实,香港是一个保守社会。整个华人社会都还是保守的,铁桶似的。但是她偏要敲锣打鼓地说,Iamgay。
是啊,小女孩那剃的可以看见头皮的短发,夹着燃起的烟,似一个辨不出性别的小尼僧,在她身上,看不到一丝一毫欲望的气息。
她在想什么呢?对于这个世界和她自己的生活,她在想什么呢?
我负责沦落,你负责观看。
我负责我行我素,你负责指指点点。
我负责反面教育,你负责吸取教训。
我负责做吴卓林,你负责与“吴卓林”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这就是“我”的价值,对吗?
这就是吴卓林,一个17岁的孩子,一个在漫天的污言秽语的暴击中长大的孩子。
那么,关于吴卓林的“来处”吴绮莉呢。我相信在过去的某一个时刻,吴绮莉是爱成龙的,无论这种爱有多卑微,有多不值得,但,她曾经是爱过他的。
只是后来一切都失控。一切都似脱缰的野马,再也回不到没有“吴卓林”的最初。
记得张枣有诗曰“一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如果我是吴卓林,我希望南山从来就没有落满梅花,而我,根本不要这段生命,我只想看到那个年轻美丽的吴绮莉,“骑马归来,面颊温暖”。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