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兔唇的发病率比较高,每1000名新生儿中一般有1至2例先天性“兔唇”。中国现有患者170多万兔唇患者,多属于遗传性疾病。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兔唇患儿呢?
1.遗传因素
唇裂的患者可发现在其直糸亲属或旁糸亲属中也有类似的畸形发生,因而认为唇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糸。遗传学研究还认为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2.环境因素
在妊娠前三个月内,当母体的生理状态受到侵袭或干扰时,就可能影响胚胎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如营养缺乏、感染、药物因素、物理损伤和烟酒等。
什么是兔唇
唇裂俗称兔唇、缺嘴、豁嘴,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约为1.82‰,全国现有患者170多万,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根据部位和程度可分为三度:
1.一度兔唇:仅为唇部裂开,为不完全开裂。
2.二度兔唇:裂隙超过红唇不过未达鼻底,为不完全开裂。
3.三度兔唇:裂隙由红唇到鼻底全部裂开,称为完全开裂。
兔唇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在亲属中发生遗传的几率较高,发病率为1‰,再发危险为4%。父为患者,后代发生率3%,母为患者,后代发生率为14%。所以很多兔唇患者可以在亲属或者是爷爷奶奶这一辈人中发现。
兔唇对儿童的影响影响是多方面的:
1.严重影响面部美观。
2.影响吸奶和吞咽。
3.妨碍发音。
4.由于口鼻相连,因此,经常招致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中耳炎等疾病。
5.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患儿易产生自卑等负面心理。
虽然一般认为唇裂修复愈早愈好,但手术时机的选择应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有无并发其他严重的先天畸形以及医院设备和技术条件而定。单纯唇裂最早可在婴儿出生3天内修复,但此时唇部组织量较少,常只能作简单的直接缝合,远期还需要进行二期修整。因此,一般还是以婴儿出生后2~3个月时,哺乳情况良好,健康强壮,营养发育均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较为适宜。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