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顺治三十六年,在江浙一带有一个叫稻花村的村子,村子里有一个善良的村妇,人称“暖大嫂”之所以这么称呼她,因为暖大嫂为人和善,喜欢帮助别人,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暖大嫂,茶余饭后也都喜欢讨论暖大嫂
时间长了暖大嫂的为人,也成了乡亲们的榜样,从此以后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互相帮助,谁家有难处了,都纷纷帮忙度过难关,相处的非常和善。
有一日下午,暖大嫂出门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朦朦小雨,暖大嫂走着走着,走到一条大河边上,这条大河叫“显灵河”看到前面的草丛中有一个会动的东西,还发出“噗噗”的叫声,暖大嫂心想这是什么?赶紧走到前面定眼一看,呀,,,,原来是一只受伤的乌龟,看起来足足有缸口那么大,四条腿流着鲜血,动弹不得,看起来应该年龄不小了,是一只老乌龟受伤再加上年纪大了,已经走不到河里去了。
老乌龟用绝望的眼神看着暖大嫂,暖大嫂看到受伤的老乌龟,忍不住的流下了眼泪,心想一定要救救这只老乌龟,于是就用力抱起了老乌龟,老乌龟身子很重,暖大嫂不敢耽误时间,坚持着一路小跑,回到了家里。
回家后暖大嫂,把老乌龟的伤口包扎起来,又给老乌龟喝水,把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给老乌龟炖熟了,一天一个让老乌龟吃了,本来暖大嫂想把鸡蛋留给不满三岁的儿子“牛三郎”吃的,看到受伤的老乌龟,心想让老乌龟吃上老母鸡蛋,说不定会好的快一些。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老乌龟在暖大嫂精心的照料下,也渐渐的恢复了健康,走路也和以前一样了,暖大嫂看到老乌龟伤口好了,就对老乌龟说:走吧,今天把你送回“显灵河”那里才是你的家,说罢老乌龟眼睛里流出了眼泪,点了点头。
第二天暖大嫂带着老乌龟一起来到了显灵河,老乌龟转身向暖大嫂,深深的点了九次头,又围着暖大嫂足足转了三个大圈,依依不舍地爬进了显灵河游走了,暖大嫂看着老乌龟重获自由,回到了显灵河,欣慰的笑了。
转眼间,暖大嫂的儿子“牛三郎”也长大了,到了科举的年龄,就在进京赶考的前一天的中午,暖大嫂和儿子牛三郎,出门买东西准备进京赶考的行囊,路过“显灵河”真是巧合了,本来蓝天白云的天空,突然乌云漫步,下起了哗啦啦的大雨,于是暖大嫂和儿子牛三郎,赶紧往回跑,一转身牛三郎,踩在显灵河边上的泥土,不小心滑到了河里去,暖大嫂知道儿子牛三郎,从小就不会水,不敢到河里去玩。
暖大嫂来不及多想,奋不顾身的跳到了“显灵河”去救儿子,真是母爱伟大,暖大嫂本来也不会游泳,怎奈救子心切,也不想那么多了,一边喊着救人,一边纵身跳到了河里,拉住儿子牛三郎的手。
怎奈母子两个人都不会游泳,手拉着手的母子俩人,慢慢的往河里沉下去了,忽然暖大嫂和儿子牛三郎,感觉有一个东西驮着两个慢慢的冒出了河面,前面伸出了胳膊粗的脖子来,两个人来不及害怕,定眼一看原来是一只大乌龟救了暖大嫂母子两人。
突然大乌龟竟然开口说话了,暖大嫂还记得我吗?暖大嫂和儿子牛三郎,听到大乌龟和自己说话,两个人都愣住了,紧紧的抱着大乌龟的甲壳,这时候大乌龟又开口说道:暖大嫂还记得我吗?我是当年你的老乌龟呀!
暖大嫂听罢,便想起了十几年救起老乌龟的一幕,老乌龟又说道暖大嫂这是您的儿子年三郎的,是不是明日要去进京看考了,暖大嫂连忙答应道,是啊真是感谢老乌龟了,要不是您我们母子俩,别说进京赶考了,掉进这深不见底的河里,连性命都丢掉了,真的太感谢老乌龟了。
说着说着,老乌龟已经把暖大嫂和儿子牛三郎送到了河的对面,对面就是集市了,老乌龟对暖大嫂说到,今日报答暖大嫂当年的救命之恩,说完用嘴巴叼着一张黄纸条,对暖大嫂说到,暖大嫂您把这个黄纸条回家放好,有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对着黄纸条,连说三声老乌龟,俺就会知道,也好帮助您。
老乌龟说完,又把头转向了暖大嫂的儿子牛三郎说道:三郎日赶考出发之前,对着黄纸条连说九声中中中,,,,,,保你考中科举状元郎,记得以后中了状元当了人,一定要做一个清人,服务于老百姓,做老百姓的父母人,说完就消失在了“显灵河”的深处。
果不其然牛三郎,考中了当年的状元郎,那个时候中了状元,就是要当人上任的,赴任之前暖大嫂,对儿子牛三郎说道:三郎呀,还记得老乌龟对你说的话吗?当了人不能腐败,一定要两袖清风,做老百姓的父母人,牛三郎谨记母亲暖大嫂和老乌龟的善言,从此以后仕途芝麻开花节节高,一直做到三品,也受到了十里八乡老百姓的热爱
从此以后暖大嫂救老乌龟的故事,也成了人们传说的佳话,做人一定要善良,种下善根回向福报。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