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明仁宗朱高炽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何历史上暴死的人都会流言满天?

时间:2024-11-14 02:35:14  
明仁宗朱高炽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何历史上暴死的人都会流言满天?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朝有两位在位时间较短的皇帝,一位是明仁宗朱高炽,一位是明光宗朱常洛,这两位皇帝,一个在位仅十个月,一个在位仅一个月,明光宗之死虽然也是一团迷雾,但至少大概知道死于“红丸案”,案情的脉络基本清晰,可明仁宗朱高炽离世的传言却是纷繁复杂。

演员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

关于明仁宗朱高炽之死说法很多,有传言说他是被雷劈死,亦有说法他是喝了郭贵妃给张皇后的毒酒,有传言说他是被臣下活活气死,有传言说他是纵欲过度然后误食丸药,更有说法声称他是被儿子朱瞻基害死的。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最为拳威,由明朝人修的《明仁宗实录》和清代人修的《明史》对朱高炽的死因却是含糊其辞,这无疑更增添了人们对朱高炽死亡之谜的疑惑,不过,透过史书的只言片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端倪的。

雷击和中毒,漏洞百出的传言

是日,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明史?仁宗本纪》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驾崩时48岁,相比他的祖父太祖朱元璋70岁驾崩,父亲太宗朱棣64岁驾崩,的确不算很大,但如果向下比又发现,他的儿子宣宗朱瞻基38岁驾崩,孙儿英宗朱祁镇也是38岁驾崩,曾孙宪宗朱见深41岁驾崩,朱高炽的年纪也不算小,故而仅仅以年纪怀疑朱高炽逝世有问题其实并不客观。

演员吴越饰演的张氏

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陆釴《病逸漫记》

明朝有人名叫陆釴的人,他是英宗天顺八年的榜眼,他曾撰写一部纪事书名曰《病逸漫记》,其中就有关于明仁宗朱高炽逝世原因的记载,他先提及了雷击说和代张皇后中毒说,可见在当时,不管是民间还是人场对朱高炽的猝崩都有猜测,不过,陆釴紧接着又说,他曾遇到一个雷太监,以此事质问他,他说都不是,或许是“阴症”。

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钦安殿,—《明史?仁宗本纪》

其实,雷击说和代张皇后中毒说是站不住脚的,《明史?仁宗本纪》采于《明仁宗实录》,皆记载朱高炽是五月二十八病重,二十九病危乃至逝世,虽然的确短暂,但也是有一个过程,雷击显然不可能。

明代皇后凤冠

至于代张皇后中毒说,如此机密之事,又是谁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然后传到民间呢?难道是张皇后本人?况且传言中声称郭贵妃在张皇后生辰那日进毒,不想毒害了朱高炽,可是张皇后的生辰是四月初七,朱高炽是五月二十九逝世,可见流言无稽。

况且,陆釴在高中后领授编修,历修撰、谕德,担任着记载国之大事和为国修书的重任,他的确是有可能接触到一些核心机密的,他所遇到的这个雷太监有可能就是当年仁宗朝的老太监,这位雷太监声称仁宗皇帝之死是“盖阴症也”,大意应该是“隐私的病症”或“不易察觉的病症”亦或者“难治的病症”。

被气死和被儿子谋害,到底孰真孰假

关于李时勉气仁宗和宣宗谋父这两个传言也十分流行,笔者查询了史书后发现,这两条传言并非无中生有,但都能找到破绽。

夏元吉画像

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明史?诸臣列传》

李时勉气死仁宗的说法无非是因为其五月二十七入狱,二十八仁宗病危,二十九仁宗去世,这看起来似乎的确有一根线连着,在李时勉的列传中记载,仁宗临崩前依旧是意难平,对他的心腹大臣夏元吉说“时勉廷辱我”,提到这几个字,仁宗又是勃然大怒,当晚,仁宗就驾崩了,可见李时勉的确把仁宗气得够呛,说仁宗是李时勉气死,似乎也有道理。

关于李时勉到底说了什么,说法很多,有人说是李时勉指出了仁宗治国的得失,有人说李时勉指责仁宗在丧期与嫔妃相好,亦有人说李时勉诘责仁宗嗜欲过度,总之是众说纷纭,反正一句话,仁宗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李时勉气得,但很多人也会疑惑,总说气死、气死,历史上有几个人真的是气死的,周瑜那是小说演绎,所以仁宗被李时勉所气只是死亡的表因,其内里另有文章。

《大明风华》中的杨士奇

先皇帝嗣统未及期月,奄弃群臣。揆厥所由,皆憸壬小夫,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明史?诸臣列传》

从现有史料中,仁宗之死还是可以找到端倪的,当时与李时勉同时上书言事的孙汝敬(亦有称罗汝敬)列传中记载了杨士奇劝谏宣宗的一段话,里面提及先帝(仁宗)之死与误食金石之方有关,这个金石之方在古代多有丹药之意,联系明朝天子确有好丹药者,且前文曾叙:雷太监提起仁宗有“阴症”,或许正是因为朱高炽有这个病,那些御医束手无策,仁宗十分无奈,故而服食了下臣进献的金石之方,结果反而让疾病更重。历史上服食丹药的皇帝不少,如唐太宗李世民、南唐先主李昪、明嘉靖帝朱厚熜,其晚年多喜怒无常,或许这就是丹药的一种副作用,放到仁宗身上竟然也符合,仁宗在李时勉之事上的震怒似乎也为杨士奇的说法提供了应证。

明仁宗朱高炽画像

朱高炽在明朝皇帝中名气颇大,很多对明朝稍有了解的文友都知道他有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胖”,这一点无论是各种人方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可以应证,而明朝人方留下的明仁宗画像更为直观展现了这一点,朱高炽之胖似乎是先天的,他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过胖的身体也让他更少运动。

大家都知道,这一胖可就容易生病,不管是心脑血管疾病,还是糖尿病、肥胖症,这些都是易发的常见病,仁宗长期患病,在永乐年间又多次监国,监国本来就够累了,汉王朱高煦还时刻盯着他的太子之位,朱棣对这个儿子也多有猜忌,朱高炽在永乐年间数次被诬,幸好最后都转危为安,如此身心俱疲,不仅身体累,心中时常感到无尽的压力和恐惧,加上本来就不好的身体,自然更容易催化病情。

明十三陵之朱棣长陵

朱棣驾崩后,悬在仁宗头上最深的恐惧终于没有了,突然放松下来的他的确可能做了一些以往想做不敢做的事,再加上服食金石之方,让仁宗本就不堪重负的身体一下子就衰弱下来,李时勉和孙汝敬只是恰好在这个时候成为了催化仁宗病情的最终导火索。

仁宗之死大致已经云开雾散,那么朱瞻基是否也谋父呢?朱瞻基是朱高炽与张氏的嫡长子,自幼就深受父母和祖父母的宠爱,说他有谋父的嫌疑无非是因为仁宗五月二十九崩逝,他六月初三就赶回了北京,返回如此之迅速让人不得不疑,即使五月二十八就传召朱瞻基回宫,从北京传消息到南京,朱瞻基再从南京启程,也不至于如此之快,似乎朱瞻基早就知道父皇朱高炽马上要逝世,早就开始回京,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朱瞻基谋害父皇,故而不慌不忙。

(五月)甲戌,夜有星大如鸡子,色青白,见天津。丁丑,云:夜有星大如鸡子,色赤,见尾宿。—《明仁宗实录》

演员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

不过,仅凭朱瞻基回京速度快就当作是朱瞻基的罪证,这是不客观的。毕竟空口无凭,但笔者也认为朱瞻基对父皇之死的确有所预感,据《明仁宗实录》记载,仁宗去世前数日钦天监观察到天有异象,古人相当在意天象之说,联系前文讲述的,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李时勉之死前,朱高炽已经病重,再加上天象有异,朱高炽或者是张皇后就密令朱瞻基回北京,毕竟当时的正治格局十分严峻。

(五月)丁丑,赠故太医院院判蒋用文、袁宝俱为本院使。赐谥用文恭、靖,俱遣人祭之。—《明仁宗实录》

演员俞灏明饰演的朱高煦

朱高炽登基后,汉王朱高煦依旧对帝位虎视眈眈,朱高炽虽然仁厚,但对弟弟不可能没有防备,提前给自己预备后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