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能单纯说米饭和面食哪个更容易致胖,要综合考虑食物的摄入量、烹饪的方法、日热量消耗量等因素。
【米饭和面食的营养】
米饭是一种把稻米与水煮成的食物,是提供能量和营养的主要来源,我们透过消化系统将食物转换成身体所需的热量,以应付身体的基础新陈代谢和日常工作、活动。
从营养角度来说,淀粉和蛋白质是米饭的主要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约占8%。大米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较为合理并且具有较高的生物效价,但其营养品质受到大米品种和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1]。
米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蛋白质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人与体容易消化吸收。
此外,糙米饭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含量都较精米米饭中的要高,但米饭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低。
面食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中国的面点小吃历史悠久,风味各异,品种繁多,主要有面条、馒头、花卷、油条、麻什、烧饼、饺子、包子、馄饨、麻花等,西餐有面包、各种烤饼等。
面食从熟制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烙、煎、烤、炸、焖等几大类型。制作的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也有所不同。
【不能单纯由米饭和面粉的热量来判断易发胖程度】
由热量表知,米饭的热量为116大卡/100g,面食中的面条热量为280大卡/100g,馒头热量为221大卡/100g,油条热量为386大卡/100g。
那么就会有人认为,面食比米饭更容易发胖,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因为我们一顿所进食的米饭和面食的量是不一样的,脱离数量谈热量,是不科学的。
例如吃250g米饭和吃100g馒头,显然是吃米饭的热量更高。
实际上,各种粮食淀粉含量都在70~80%,甚至大米(约78%)稍高于面粉(约72%),但蛋白质含量面粉高于米饭,且经过发酵后的面食,可能含有更多的B族维生素。
【烹饪方式所造成的热量差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烹饪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米饭和面食的制作方式五花八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吃主食,然而,烹饪方式的不同也会对米饭、面食最终状态的热量造成影响,并且同一种米饭或面食,制作方式的不同,热量也会有所差异。
1、对于米饭,有蒸煮、炒、米饭饼、烤米饭、煎米饭焦饼等。
相对来说,炒、煎、炸等方式如果加入大量的食用油,并且营养也有所损失;而蒸煮方式是最简单的、且蒸米饭营养成分保留最好,热量也最低。
但是蒸煮模式对米饭的消化率有较大影响,加热方式的不同和加热时间的长短影响米饭消化液中蛋白质的酶解及其氨基酸的组成,从而影响人与体对米饭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2]。
2、对于面食,如果是简单发酵揉面做成馒头、包子、发糕,其食用油的用量会较少,热量也较低,如果是千层饼、葱油饼、酥油饼、手抓饼、油条等,会使热量大大升高,减肥人群也宜少吃或选择不吃。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