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午,午后的阳光在窗台跳跃,郝风抬头看着正在窗前伏案工作的女儿。她发觉女儿眼里的专注尽是李满的影子。郝风清了清嗓子问:要是妈妈哪天离开了,你会怎么处理书房里的藏书?能接管我的公众号吗?
颖宜细长的手指在键盘停了下来,过了一会才转过头,微笑着说:“妈,这两样都是您的命根子,您还是自己打理吧。我的兴趣不在这。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可能会把藏书捐给图书馆,公众号嘛,不好处理。”
“我老了,说不准哪天就真走了。我的提前处理好这些事。”郝风看着女儿的眼睛,平静地说:“藏书捐给图书馆也可以。只是图书馆不开设专室集中存放,个人藏书放入大库,哗啦一下就没有了踪影,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它是我另一半生命,我想让它完整地保存下去。”
“我理解。要不这样,我帮你找合适的人来接管公众号与这些藏书?”颖宜过来搂着郝风接着说:“妈,你给我留几本你写的书吧。作为您的女儿,我还没好好看这些文章呢,您不会怪我吧?”
“你哪有时间看我的书,天天跟机器人打交道,研究让机器人取代人类的劳动。幸好你还知道找个男朋友过日子。那个阳光男孩,叫什么来着?对,叫关土。他对你好吧?希望我有机会看到你们结婚。”郝风伸手抚摸着女儿清秀的脸,意味深长地说。
颖宜握住母亲满是皱文的手,红着眼眶说:妈,您说什么呢,以前您还答应要帮我带孩子呢!”
郝风眯眼望着窗外的阳光,没有接话。颖宜背过身去,又坐在电脑桌前。
茫茫人海寻找一位能够完整接管藏书,又能管理好公众号的人,是件艰难的事。郝风知道,这种寻找,相当于自己生命的再延续。
幸好女儿能利用专业知识与人脉关系,帮她层层筛选。她给女儿定下几个要求:这人品质要好,热爱文学,能写出好文章。作为藏书和公众号的原主,她会把自己大部分的财产作为辅助运营经费,让它们能更完好地发展下去。
海选于2050年8月正式开始。颖宜从几百万份电子信件中,用机器人对相关信息和条件进行对比筛选,淘汰了大部分。再让复试者在视频中自我介绍,进而面试交谈,最后剩下三人进入笔试。
所谓笔试,就是要在三个小时内,当场写出一篇由郝风命题,且50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自选,必须原创,否则当弃拳。
进入笔试的三人分别是:同样带着个女儿的单亲妈妈张月华。她是一位歌唱表演艺术家,能作词作曲,爱旅行。这位爱自由的女子,写的旅行游记受到不少驴友追捧。工作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张月华,离异后拒绝再婚,但不拒绝有温柔体贴的情人。
第二位是散文家虬田。他为人善良诚恳,生活历练丰富,做事效率高。文章接地气,受众面广。
第三位是某公司法人代表断鹂。他为人正直,不拘小节。名下公司有50多位写手,公司运营着十几个公众号,在国内外小有名气。
三位作者的信息在各大媒体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公众的热议,他们说:“那位单亲妈妈张月华,好好唱歌就好,跑去写什么文章?不结婚还要有另一半?广大妇女朋友,可得把自家男人看好了!这位美女是中老年男人的杀手。”
他们还说:“虬田的散文我看过,写得真不错。听说他老婆今年获得了省五一劳动奖章。他们家是五好家庭。这么幸福的人,出来打理那么大的公众号,还有时间照顾老婆孩子吗?我看够呛!”
议论继续升温:“还有那断鹂,三十多岁了,看起来像个小鲜肉。听说他以前是医生,跑出来做了公司法人。他手下五十多个写手可厉害了,每个星期最少要出一篇爆文。否则卷铺盖走人……”
民众议论在六月阳光的暴晒下,几乎要爆破了。三个勇敢的作者被扒得体无完肤,毫无隐私可言。但文章的阅读量也直线上升,找他们出书的出版社挤破了门。
一个月后,笔试在郝风的顺风山庄进行。那天阳光正好,万里无云。张月华、断鹂和虬田分别提着电脑,表情严肃地进入山庄,走进事先准备好的房间。
房内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摄像头直对书桌。坐在大厅内的郝风母女,以及不请自来的大作家可看到房内情况。
大厅外有不少前来助阵或八卦的文人雅士,还有国内外各大媒体记者。他们都安静地站在山庄外,想多挖些可以写的内容。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