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爱宝贝(h) 九归_宝宝我们边吃边做h_性宠宝贝燃文
如画是我的邻居。
人如其名,瓜子脸,天然卷的刘海,白晰水嫰的皮肤,温柔的双凤眼,小巧的鼻子,樱桃般的小嘴,深深的酒窝,婀娜的身姿,总之,描写美人的词汇都可以信手拈来形容如画的美,美得让人感动。
所以如画初嫁来时,我们这些小屁孩惊为天人,看不厌瞅不够,常常花痴般凝视,但如画并无厌烦之态,也不端架子,还亲切的主动询问我们的名字,我们喜欢她绵羊般温婉的声音。
村里的男人,更不知道偷偷流了多少哈喇子。
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的羡慕甚至嫉妒如画的男人,这个幸运的男人叫阿兵。
阿兵家当时非常显赫,是当地的首富。电扇、电视、冰箱、电话、沙发,但凡城里有的潮玩意,阿兵家都是第一个拥有,大家都还窝在半瓦半茅草的土屋里时,阿兵家已住在宽敞明亮的砖房里。
但父辈们都说阿兵家的家财来得不光彩。据说土改时,某一地主悄悄将一满箱金银珠宝卫托好友,也就是阿兵的爷爷帮忙掩埋,防止被没收充了公,准备等风声过后再偷偷起出来用。
等到成分这个词已淡出人们的生活时,已过了几十年,原先的地主和阿兵爷爷已先后故去,地主的儿子遵照遗嘱去挖财宝,可挖出的箱子却空空如也,所有的财宝不翼而飞。
问到阿兵父亲,只说不知道,地主后代只能哑巴吃黄莲,明知可疑,苦无证据,又终究不敢声张。只能当着阿兵父亲的面恨恨地诅咒:谁偷了,必断子绝孙。
但阿兵家日渐富庶,却是大伙都看在眼里的,同样的耕种几亩田地,没有其他生财之道,怎么发的迹?地主后代于是与阿兵家再无往来,坊间便有各种传闻,有人说曾亲眼撞到阿兵父亲变卖珠宝,有人说曾看到小阿兵把玩过一件玉如意,云云。
这一切,如画无从得知。如画更不知道阿兵本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
当时的婚姻多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画的美,十里八乡早就传开了,好女众人求,媒婆子早踏破了门槛,父母对如花似玉的女儿相当的自信,平庸人家哪入得了眼。
阿兵家其实在十里八乡之外,但怎么就知道了如画的存在,可见如画的声名已越过了十里八乡。
大凡媒婆都是很愿意给富足人家说媒的,水斏了,油水多,酬金足。
媒婆一拈量,男方富,女方美,多半能成。脸便笑成一朵花,鼓动那三寸不烂之舌,第一回合,摞家底,把个阿兵家吹得似有家财万贯,又话里话外的强调若女方入了门,便可终身衣食无忧,说得女方这边心动不已,这桩婚事便已成了三分。
第二回合,见面。这次出了点小波折,如画看到阿兵长得白白胖胖,油头粉面,这在农村便总给人一种不朴实的感觉,眼对不上,婚事眼看要黄。
媒婆急了,心想不妙,于是百般劝解,鼓动,竟还是说动了如画的父母兄嫂去看屋场。这是相亲对上眼后必走的一道程序。
可如画还是有点不乐意,不肯来看,父母兄嫂也就不管她了,随着媒婆来到阿兵家。看到阿兵家那一溜砖房,如鹤立鸡群般矗立在周围一片土坯房中,早已五分满意,入到屋内,再看到那些电器家什,像西洋镜般稀奇,父母连连点头,兄嫂更是偷偷咽了不少口水,一举一动早落入媒婆眼里,久经沙场的媒婆知道这桩婚事已成了八分。
剩下的两分只消媒婆再添点油加点醋,加上男方将礼金一报,便算成了。
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如画即使心底仍有那么一点疙瘩,也早被父母和兄嫂的迷魂汤给灌成疙瘩糊了。
男方怕夜长梦多,一再催婚,双方便择了个黄道吉日,锣鼓喧天的迎娶了如画。
婚礼当然办得盛况当前,地上的鞭炮和礼炮碎屑都足有半尺厚,还连包了三天露天电影,每天三部,讨个长长久久的好彩头。此后五年内,方圆几十里,都无人可及。
可乐坏了我们这帮小屁孩,那时一年难得看场免费露天电影,更何况就在家门口,以前就算偶有那么一场两场,我们也得奔波十来里甚至几十里。
那几天,大家奔走相告,过节般兴奋,电影现场更是人山人海,挤不下的甚至围在幕布后观看,为此,我们津津乐道了好久。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