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或许都是要受身边人的建议影响的,可是从小就缺乏自信的我真的很难在建筑设计找到自己的方向,试问,我的初心呢?当初读初中的时候数学那么差,60多分,班主任还和我聊了天,最终我的逆袭是113分,超越了班上的数学课代表,可是还是很朴实一姑娘,没有过度炫耀,只是心理窃喜了一下。
感觉现在想努力起来,却没有那种对学的兴趣了,我从小书呆子习惯了,学习这方面,就会觉得数理化等等才是我的爱,而兴趣,是我从小爱的英语,可是读了那么久的英语,得到英语老师那么多次夸奖,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什么用处,以后工作用不到,所以我认为我姑奶奶说的是对的,学英语不能有什么前途,如果不够拔尖。而且国外人流更复杂。学了英语也不一定能考英语老师。
谨以此文,告诉家长们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独立的情商很重要,而且不要磨灭孩子的兴趣,更不要让孩子去做他特别不喜欢的事情。孩子的初心很重要。
篇三:顶在后花园的假山粗王妃 顶在后花园的假山 花园里长裙挡着做
村子不大,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山村的生活寡淡而充实,有些人,尤其是已经失去了花容月貌的女人们,自从嫁进来的哪一天起,就没怎么出过村,走的最远的路,就是回娘家的路,嫁进了婆家后,去娘家最多的,恐怕是她的丈夫,说多,也就大年初二去拜老丈人,或者农忙的时候去帮个忙收庄稼,能做到这些的,都是好女婿。
所以,这里的生活平淡而无趣,生老病死,家长里短,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繁衍成长,如果不是因为这几个人,那些不必要引经据典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大城市,都是茶余饭后的龙门阵。
只是,叹息里充满了无可奈何,和鄙视
当年,她嫁给他时,他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除了庄稼人对季节气候的全面了解外,农闲时间,谁家需要帮工做些小桌子小椅子,他会做的即精致又快速,比起请来的专业木匠,他不在乎吃什么,不想拖延多做几天混一碗饭,在困苦的年代,乡下几乎所有的手艺人都是凭借着手艺,想做多久做多久,为的就是多吃一天的饭,他不是专业的,所以他会精心的做,又快又好,所以,只要不是对结构要求特别严格的修房造梁,或者组合式的古典家具,大家都喜欢让他做,于是,他也算乡里的名人。
她长的一点都不好看,外表看根本配不过他,但她有着农家女儿的质朴和勤劳,也没有挑剔他的家徒四壁,无父无母,只有早早就分家单过的兄弟,心甘情愿随他住进一间漏风漏雨的算不上房子的土坯房,男耕女织,不几年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在养育孩子的同时,又修起了三间瓦房,住进宽敞的新房,这个困苦又祥和的家,似乎看到了无限的希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似乎是他们的二儿子出生不久吧,谣言像野槐树底下不断缠绕的野藤一样,在乡邻里蔓延,一个比他年长近十多岁的女人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他时刻挂念着如母亲般年老的心爱女人,愿意为了她背叛全世界,但保持了对习俗的敬畏,隐晦的交往着。田间地头,山林沟壑,成了他们幽会的天然房屋,如果无意被人碰到,那人必会连喊倒霉,回家后肯定求神保佑,弄一些五色粮食,驱一下碰到“野鸳鸯”的晦气。
直到他的女儿降生,因为他对老女人的有求必应,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来让三个孩子裹腹,她拖着病弱的身体,扛起了三张嗷嗷待哺的嘴,但一个羸弱的女人,如何能让土地结出更多的果实,于是,乡邻还没有收回家的庄稼,成了她们对付饥饿的唯一来源,在靠天吃饭的农村,粮食是最宝贵的唯一让人生出安全感的东西,当很多人都有意无意的提出让他好好养孩子的情况下,他家就成了嚎叫着的屠宰场,他唯一回家的理由,就是给他的妻子孩子创造一个地狱。
一次偶然,她告诉他想带孩子们去赶集,他难得的答应了,但因为她突然生病,没有成行,和饥饿的孩子躺在露着黑褐色棉花的被子下面,等待夜晚的来临之时,却听到了他回家的声音,夹杂着油腻腻的老女人的声音,她怕他说她说谎,带着孩子躲在了存放杂物的隔间,于是,孩子们第一次目睹了最丑恶的一幕,那个隐晦的谣言,展现在了孩子们的面前,也给了他不再隐瞒的理由,那一天,他家传出的嚎叫声,撕心裂肺,持续了好几日后,从此,她失去了劳动的动力和身体,她带着她的孩子,所有的庄稼地,似乎成了她们唯一的摄取食物来源的地方,被祸害了庄稼的人,则更多的是无奈。 5/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