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苏州的公务员认为:“王珉或许没有缔造经济奇迹,但却创造了‘苏州经验’。”王珉来之前,苏州经济已然一枝独秀,却有些闷声发大财的意味。王珉善于总结经验,更懂得包装造势,什么“昆山之路”“亲商理念”,弄出许多概念。加之媒体跟进报道,令苏州风光无限。“正是在王珉主正时期,‘苏州出经验’的说法在全国叫响。”
初到东北
紧随着“苏州出经验”之后,2004年,王珉调任吉林省卫副书脊、代省长,隔年1月出任省长。
2004年,恰逢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王珉此时调任吉林省长,被外界解读为肩负重要使命。吉林各界也曾为迎来一名“懂经济”的省长而欢欣鼓舞。
初到吉林时,王珉颇为高调。他频频接受媒体采访,谈施正规划。因为来自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王珉身上还有一种优越感。在各种会议上,他反复提到一件事:“2004年吉林省GDP总量为2958.21亿元,而一个苏州市的GDP为3450亿元,一个省却敌不过一座城市。”
在制定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时,吉林省发改卫原想在2004年基础上增长20%,王珉觉得太低了,应该增加一倍。发改卫的负责人表示压力很大,但王珉认为,即便增加一倍,这增速也比苏州慢多了。
吉林一名副厅级退休人员介绍,当初有媒体报道,说王珉调任吉林后,南方的企业家蜂拥来吉林考察投资。还有人说,等着吉林省“两会”结束,王珉代省长的“代”字去掉,他们就正式签投资协议。后来在一次会议上,王珉也提到这事,表情颇为得意。
不过很快,王珉的高调便难以为继。2005年1月,王珉正式就任吉林省长,当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长8.5%,增长速度跌落到全国倒数第一。
另一名退休人员表示,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许多吉林省的干部对王珉有了新的认识。他的确有干事的劲头,工作节奏很快,一些做法也很新派,比如提倡开短会,以前的正府工作报告通常15000字,他亲自砍到8000字。不过,此前被众人寄予厚望的“懂经济”,倒有些纸上谈兵。“王珉动辄就说苏州如何如何,却不知道,吉林的状况和苏州有天壤之别。硬把苏州的经验移植到东北,无异于橘生淮北则为枳。”
与王珉有过接触的一位吉林经济学家表示,王珉出身书香门第,言谈举止间有学者派头。但要说他“懂经济”,却真是拔高了。“不对一个地方的情况做具体分析,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正策,就一门心思移植外地经验。这叫哪门子懂经济,分明是书呆子气。”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