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蔡和森简介 蔡和森的后代现状

时间:2017-08-25 17:49:00  

  1948年6月,蔡博已在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获得炼铁冶金工程师学位。當为保护这位学有专长的烈士后代,在解放战争还紧张进行之时,没有及时令他归国。建国前夕,刘少奇秘密访苏,与斯大林商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等问题。期间,接见了蔡博等人。蔡博提出愿回国的要求,刘少奇高兴地说:我与斯大林会谈,其中就提到接你们回国参加祖国的经济建设。随后,刘少奇与蔡博等人就国内形势、任务,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几天后,他就随同刘少奇回到了祖国。

  蔡博归国后,见到的第一个亲人是李富春。他向姑父提出要求去鞍山钢铁厂工作。当时,李富春在中央主持经济工作,特别是苏联援助我国的重点工程。李根据留苏归国学生的专业特长,对他们作了全面安排。蔡博先后担任了鞍钢炼铁厂副厂长、厂长。

  蔡博是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冶金专家。他去鞍钢炼铁厂后,结合该厂的生产实际,成功地运用苏联的炼钢技术和管理经验。蔡博还大胆地提出与实行厂长负责制。建立厂长、车间主管和工段长的“三级一长”负责制,建立生产指挥系统的单一领导关系,并相应建立职能部门的专责制和生产工人的岗位专责制。实行这个制度,强化了企业管理,使鞍钢炼铁厂成为钢铁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曾在全国冶金会议上介绍推广。不几年,厂长负责制遭到了批判,蔡博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撤职处分。60年代,當安排他在钢铁总院炼铁室工作,他大胆地主持了多项重大科研课题,攻破了许多难关。

  “文革”中,蔡博在劫难逃。被打成“修正主义分子”,在厂里“管制劳动”。“文革”后,蔡博被落实正策,作为钢铁研究总院技术顾问,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总结中国炼铁技术经验,撰写了《钢铁研究院炼铁科研三十年》,得到了聂荣臻元帅的高度评价。

  1984年5月,蔡博年满60岁,退居第二线。他退线不退休,参加了中国科学院钢铁工业战略研究,提出了在沿海港口建立“港厂合一”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议。晚年,蔡博对其父蔡和森、母向警予作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为家乡及有关中/共當史研究部门提供不少资料。他曾多次回到家乡参与、指导蔡和森与蔡畅的纪念活动。

  不幸的是,1991年9月应邀回双峰参加蔡畅同志逝世一周年暨蔡畅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开幕典礼回京后,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

  蔡转是蔡和森与李一纯所生的女儿。1938年赴莫斯科学习。1953年学成归国,先后在北京、武汉工作,是一名成绩显著、备受尊敬的医疗战线上的高级知识分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