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细胞免疫概念股挫败下跌,至今未完全恢复。
两年以来,北陆药业、香雪制药、中源协和三家公司市值腰斩,分别蒸发36亿元、44亿元、73亿元。细胞产业龙头中源协和尤为惨重,2017年归母净利润-1845万元,迎来近十年来首次亏损,总营收仅同比增长4%,而2015年、2016年的同比增速为48%、18%。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干细胞研究依旧向前燃烧。
李梅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比较成熟的干细胞疗法,有造血干细胞,主要应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和NK细胞,主要是保健作用,前者适用于抗衰老,后者预防肿瘤。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专业卫员会副秘书长李燕奇,对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有一番研究。他表示,这种干细胞有一定寿命,不会在人与体常驻,但能产生各种活性因子,帮助抵抗岁月侵蚀。但提炼后需要在体外筛选培养,严格质检后回输体内,否则里面的肿瘤干细胞没清除,可能诱发肿瘤。
“目前这块日本和美国研究得比较深,应用量最大的是中国,好多人去瑞士回输干细胞,一次50万元,虽然国内一次5万元。”
李燕奇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干细胞在抗衰老、再生医学、糖尿病、老年痴呆症上应用较多。“有医疗科研机构已经将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皮肤再生,在烧伤烫伤的受损皮肤上喷上干细胞,不仅不留疤,还能长出毛孔。”
在中国,甚至开设了专门的干细胞医院。李燕奇透露,2月,海南博鳌开了家干细胞医院。第三方信息平台天眼查显示,这家企业注册于2015年12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为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其专利信息都关乎间充质干细胞。
国际的研究也有了些许眉目。2017年7月,干细胞研究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后赴美国UCSF附属Gladstone研究所的石桂来,整理了一份全球干细胞临床试验汇总。发现全球批准上市的干细胞药物有12种,更多产品还在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
而不同干细胞命运各异,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是血液疾病治疗公认行家;从获批药物和临床试验数量看,间充质干细胞都是大赢家;胚胎干细胞和其他成体干细胞相对落寞,阶段早期,临床试验也少,也难怪这次乌克兰胚胎干细胞引发热议。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拍摄《LastHopeClinic》纪录片,希望探寻人类最后的诊所,解码生命长寿的奥秘。期间乌克兰一家诊所入镜,此后片子成为他们的招牌宣传片。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