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军事资讯

372潜艇是什么型号 372潜艇事件始末

时间:2017-08-14 17:13:24  

  “主机舱管路破损进水!”然而这时电工区队长陈祖军的一声急促的报告,却让整艇人兵感到命悬一线。主机舱一旦进水,就会造成动力瘫痪。而潜艇在海中趴窝,就意味着很可能艇毁人亡。

  372潜艇的指挥舱出奇的狭窄,七扭八拐的管道和低矮的空间,压迫感极大。但记者旁边的王红理支队长却感觉就像在家里的客厅一样,似乎这里就是他天生的主场。“材料里说,您当时下达了两个关键的命令?”记者问道。

  “损管警报!向所有水柜供气!”王红理告诉记者说,“这是我当时一瞬间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不到10秒钟,应急供气阀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1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闭;2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但掉深依然继续。

  全部水柜供气,产生的数百吨浮力像一把无形的巨手,在竭力托举372潜艇。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紧接着深度计开始缓慢回升。

  “从潜艇掉深进水到安全脱险,我们把握住了最关键的3分钟。正是这180秒的正确处置,让我们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闯过了鬼门关。”王红理说。

  “当然,潜艇如此快速上浮,同样是极为危险的。”王红理告诉记者,如果上面有水面船舶,就会一头撞上去;如果出水的姿态不好,完全可能倾覆或砸到水面上造成艇体断裂。

  “潜艇出水后摇晃达20多度,反反复复震荡了好几下,舱内一片狼藉,但372潜艇成功脱离了险情!”

  生死背后的细节追问

  作为一篇典型报道,似乎这里就可以结束,但作为网络报道,还需要更多的细节。

  在372潜艇内一间狭窄的小会议室内,王红理支队长向记者详细解释了372潜艇掉深的危险性。

  “一般来说掉深并不可怕,由于受海水密度和洋流的影响,潜艇在低速巡航中经常有掉深的情况发生,这次危险性首先在于我们在大深度潜航时,碰上了密度变化剧烈地海流断崖。”王红理说。

  原来,372潜艇出于潜艇隐蔽前提的需要,在数百米大深度低速航行。而潜艇的浮力等于其等体积水的重量,而洋流等造成海水密度突然下降,就等于这一区域骤然减少了浮力,从而引发潜艇掉深,而大深度掉深就很可能造成沉没。

  “这就像山间开车一样,前面突然出现一个悬崖,车就掉下去了。”王红理说。

  然而他的下一句话却让记者目瞪口呆,“诡异的是,我们潜艇遇到的水下断崖,位置是变化的。”

  因为海洋内部充满了动态变化的流体。即便是372潜艇再次来到险情爆发的海域,却不见得再次碰到这个危险的“水下断崖”。

  “这不等于说开车随时可能出现断崖。”“没错。但你别忘了我们潜艇可是会‘飞’的。”

  在海洋这个三维环境中,潜艇实际就相当于在海水介质中翱翔的“飞行器”。即便是应对捉摸不定的掉深,潜艇依然可以通过发动机增速和舵面配合,来增加升力“飞过断崖”,或者采取水柜供气的办法,增大浮力来提升高度。

  “但当时潜艇的主机舱管路却发生破损,这等于把我们逼到了死角上。只有向所有水柜供气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不过,王红理不是“言出法随”的神仙,372潜艇闯过鬼门关,靠的是及时准确的命令,也靠着全艇几十名人兵超水平的配合,甚至舍生忘死的决绝。

  钢铁丛林的奇迹

  走向372潜艇主机舱,记者觉得脚下的通道,就是一条从钢铁丛林开辟出来的一条“胡志明小道”。但在艇内走不了几步,稍不注意上下左右凸出来的管路和设备就会给你的身上留下点记号。

  “慢慢走,小心点头。”给记者带路的是372潜艇的电工区队长陈祖军。这位皮肤黝黑、貌不惊人的老士人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条狭窄的通道内,当险情发生的时候,有的人20秒就完成了平时1分钟才能完成的动作,有的人光着脚竟跑出了百米冲刺的速度。当然这种奇迹不是人兵小宇宙爆发,而是372潜艇人兵在平时训练中不断自我加压的结果,越是带战术背景越是多练几招,越是风险项目越是从难从严,这样才能在在灾难面前头不懵、手不抖、腿不软。

  老陈没提他自己,但记者知道,老陈当时干了两件足以拯救艇上所有战友的两件事:关闭主电机和封舱。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