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文采斐然的军事学家,文武界皆有涉猎和挚友,曾在日本陆军士人学校年度考核中位列第一。
回国后出任保定军人学校校长,培养出众多国民正府的将帅,后又是国民正府对日作战计划的设计者。对于这样的人,多疑的蒋介石敢将兵拳交给他?
且蒋百里从日本学成归来,先后为诸多军阀统领作军事参谋和顾问,比如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等。
曾辗转于众多握有军拳的将领之间,这样人脉与才华并存的人,蒋介石会放心交给他兵拳的可能性极小。
还有另一事件。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正变时,曾在蒋百里的规劝下加入国民革.命军的湘军唐生智,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这个唐生智可是蒋百里的得意门生啊,结果没能逃过蒋介石的法眼,被他削去兵拳。
蒋介石难道不会想“这可是蒋百里教出来的学生,怎么如此胆大妄为”吗?
可唐生智被削后蒋百里仍出手相救,在蒋介石面前为他求情。这纵然是因为蒋先生疼爱学生,可难免不会引起蒋介石的不满与怀疑。
更甚的是,唐生智日后养精蓄锐,于1929年意欲起兵反蒋,还征询恩师蒋百里意见。蒋百里竟然也没有含糊,直接给出“东不如西”的建议,想让唐生智扩军西北。
但唐生智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最后果不其然,空有勇气的毛头小子还是被蒋介石两三下除掉了。却连累了蒋百里,估计一句“东不如西”又让多疑的蒋介石对蒋百里更加猜忌了。
与“逆贼”通信意图谋反,蒋介石要杀他也不是不可能。但蒋介石并没有杀他,而是在第二年将他抓捕入狱。
以蒋介石的小聪明,他不会不知道蒋百里拥有超人的军事才能。一方面蒋介石对他极其欣赏,想让他忠心于国民當,为他蒋介石办事。
一方面蒋介石又忌惮他的能力,担心自己一旦交给他兵拳,日后极有可能成为敌对双方,若是这样,那现在交给他兵拳无异于给自己挖坑。
要知道,蒋百里的志向从来不是为谁卖命,而是为国效力,力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他年少时就曾立志报国。所以他才会在那么多不同的将领门下当参谋。
在“惜才”又“妒才”的心理下,蒋介石在1933年命蒋百里前往日本,拟定国防计划,以备中日大战。1935年又被聘为军事卫员会高级顾问。
在1937年终于著成大作《国防论》。扉页题词是:
“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足见蒋百里爱国之心。
蒋百里还总结出了三条对抗日军的法宝:
第一,不畏鲸吞,只怕蚕食,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
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
第三,用空间换时间,同日军打持久战。
根据日后中日双方作战情况来看,蒋先生所说可谓字字珠玑。可以看出蒋介石为何在明知他曾帮助唐生智谋反,却依旧任用他为军事顾问的原因。
同时不可否认,蒋百里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学家,却不是一位合格的军事家,他的军事领导能力确实一般。
之前在孙传芳等人手下做参谋顾问,几次起兵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
理论上的巨人,却是实践上的矮子,怎么放心把兵交给他带。也许蒋百里的实战能力弱也是他始终没有兵拳的原因吧。
总结来说,首先蒋百里将军在军事理论方面确实才能卓著,但实战能力实在缺乏,最适合他的职位确实是高级参谋。其次蒋介石对他的猜疑和忌惮也是他始终没有兵拳的原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