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一家
名头山响,被称为“一个人连续两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的上将
蒋百里如今有着与其实力不太相称的巨大名声。除了他本身的确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外,还和他与日本天皇、袁世凯、段祺瑞、蔡锷、唐生智、蒋介石、张学良等人的特定关联有关。
被袁世凯任命为保定军校校长后,蒋百里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开枪自杀,来抗议段祺瑞等北洋要人在军校事务上的掣肘,所幸大难不死;他曾和蔡锷一起,以第一、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士人学校,并从天皇手中接过御赐的佩剑,这就是所谓“第一次打败整个日军陆军”。
所谓第二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无非是他在1937年发表的《国防论》中,提出了“彼(日本)利速战,我恃之以久;彼之武力在第一线,我置之第二线”、“国民总动员”等指导抗战的战略思想,在帮助中国打败日本可能也多少起了点作用吧。
如今,蒋百里的几句话还广为流传:其一为“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日本)讲和”,其二为他写在《国防论》扉页上的话: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1938年,身为陆军大学校长的蒋百里将军,在广西病逝,被国民正府军卫会追赠为陆军上将。
辅谁谁倒,一个理论水平严重高于实战水平的“不合时宜”的“军师”
在高参或者军事顾问任上,蒋百里的运气实在不算太好。除了辅佐老同学蔡锷取得了护国战争的胜利,此前此后他先后担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吴佩孚、日军陆士的小师弟孙传芳、学生唐生智的军事参议或军事顾问,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
当然,在浩浩荡荡的趋势面前,一个人纵然再有军事才华,也会被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碾成齑粉。更何况蒋百里的军事才华,还不表现在实战上呢。
在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背景下,他选择辅佐的“主公”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们,无不是逆流而动的旧军阀,连这种敏感性都不具备的蒋百里,即使有万千才华也决然发挥不出来。这才是他失败的根源。
蒋百里之女蒋英
这也并不是说蒋百里就没看准的时候。据蒋百里将军的女儿蒋英回忆,1936年12月16日,蒋百里对张学良说,“你在这的兵多,要打的话你会打胜,但是空中呢,你有多少飞机?一架也没有,他们(南京)就会轰炸你,我劝你绝对不要打。”
综合来看,没兵拳的蒋百里,也许对他个人甚至对国家都是好事
从蒋百里的经历来看,如果他取得了兵拳,可能世间也不过又多了一个“败军之将”;
而没兵拳的他,则能在日军、德国等游历求学基础上而形成的先进的军事理念,再加上能从容地站在战争之外看战争,才让他提出了振聋发聩的持久抗战、全员抗战的战略思想,可能这也是幸事吧。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