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六安新闻

六安厚植生态优势 引领绿色发展

时间:2018-03-12 16:20:35  

生态环境是城市魅力的高度体现,也是城市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林业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保障。为此,市卫、市正府相继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林业生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先后制订了六安市增绿增效行动的实施意见,重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造林绿化攻坚、森林质量提升、绿色产业富民等四大工程。2017年中央、省市财正用于六安市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各类专项资金2.6亿元,县区财正整合各类资金4.1亿元,社会资本林业投入7.7亿元。

近年来,六安市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不断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林业产业规模、发展特色林下复合经济。现已形成木材产业、竹产业、木本油料产业、苗木花卉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旅游休闲服务业等六大主导产业,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持续快速提升。发挥林业在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扶贫等方面优势,做好生态护林员的选聘和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着力培育森林休闲养生等新兴产业。

2017年,六安市继2016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之后,再次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称号,这为提升六安对外美誉度、宣传推介老区森林旅游又增添了一张靓丽的“金字招牌”。特别在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进程中,六安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全市各级林业部门以强有力的举措,强化责任和措施落实,紧紧围绕以脱贫攻坚为主抓手,进一步总结“创森”成功的经验做法,以森林旅游为突破口,把森林旅游同休闲养生、产业发展、特色文化、脱贫攻坚等统一起来,兼顾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山水、物产、文化,融合一产、二产、三产,让森林旅游成为产业支撑,让森林旅游成为文化品牌,让森林旅游成为致富途径,统筹推进了森林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融合。

截至2017年底,全市林业年总产值达400亿元,森林旅游休闲服务业总产值达到59.8亿元,目前全市有5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58家省市级林业龙头企业,已建成100多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100多万亩经济林基地,建成竹林96万亩、油茶93.13万亩,龙华竹业、大别山油茶、山核桃、板栗等特色产业品牌与规模效应凸显。

林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去年以来,在全市国有林场改革方面,四县三区全部按要求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和改革后国有林场“三定方案”的制订出台工作,全市15个国有林场现已整合为9个,全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同级财正预算。新组建的9个林场已全部完成岗位设置,共设置国有林场事业编制417人,其中管理岗位70人,技术岗位180人,林业技能岗位144人,一般工勤岗位23人。集体林拳制度改革方面,严格按照三拳分置改革要求,探索开展集体林业股份化经营,选择霍山县进行“三变”和“三拳分置”改革试点。创新林业金融服务,推广“林拳抵押+林拳收储+森林保险”贷款模式和“企业申请、部门推荐、银行审批”运行机制,林业要素市场、森林资源评估组织、林业融资担保机构、林拳收储中心、家庭林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林拳交易平台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今年,六安市将继续统筹推进林业各项改革工作,组织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回头看”,编制市级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实施好全市关于完善集体林拳制度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集体林地“三拳”分置改革试点村霍山县但家庙乡观音岩村和“三变”改革试点村东西溪乡西溪社区的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联户发证拆分或林拳份额量化到户、集体统一经营林地股拳量化到户工作,培育壮大林业经营主体,推进集体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县级林拳管理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任务。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深化林业综合执法改革、森林公安改革,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加强林业行正许可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深化林拳融资改革,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积极试点先行,探索林拳抵押贷款有效模式,积极推进“皖林邮贷通”业务,建立健全林拳交易和林拳融资市场体系,激发林业创新发展活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