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看望他们,并尽其所能地帮忙他们。那时陈再道一家住在武汉,离家乡麻城很近,所以老家来人也很方便。陈江平说:“看到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老家人带着孩子到军营门口,找石光荣一同吃饭的镜头时,那种熟悉的场景就会勾起我的回忆。”

在她的印象里,小时候老家经常有人来,“他们看起来营养都不太好。
父母拿出自己的工资,尽心地招待他们,父亲亲自下厨,亲自安排住宿等等。母亲也时不时找来一些旧衣服,让他们带回去穿。”陈江平回忆说。还有一些父亲老家的战友,由于在其他地方工作,没有办法照顾到家人,也托父亲帮忙关照。
“我父亲会在自己的职拳和能力范围内,尽量地给予照顾。但说到他给谁开后门儿,给谁找工作,这方面是没有的。”陈江平说,“我们那时都在上学,也需要交学费,家里并不宽裕,不过我母亲很贤惠,这些事全靠她来打理”。
陈江平表示,其实这并不是个别的现象,在父亲那一批人中,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经历。父亲的每一笔账都记得非常清楚,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开支,是给老家人的。在陈再道百年诞辰时,湖北省正协主席杨松评价陈再道:“关心家乡建设,不负赤子之心”。
开辟根据地像“脱了衣服洗澡”
用陈江平的话说,父亲打仗是不计生死的。早在黄麻起义的时候,陈再道所在的四方面军就以打仗勇猛而著称。“但打仗光凭狠是不行的”,在陈江平眼中,父亲是一个头脑灵活、有勇有谋的人。
在陈再道的战争经历中,开辟冀南根据地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3/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