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公不在公公上 公公不要这样子啦很羞羞拉
公公还是一个手艺极好的人,文革前,公公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七级半钣金工(当年我国实行八级工资制,八级为最高级别,七级半的人也是凤毛麟角)。结婚以后,我常常惊讶和感叹于公公的手艺:钢铁在他的手里,就好像是一团听话的泥巴,要圆就圆,要方就方。那时候还没有空调,我生孩子的那一年又特别的冷,公公就用白白的铸铁做了一个没有胆的烤火炉,所有的热量都可以弥漫在屋里;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用煤炉,为了节约能量,公公把锅底按不同的需要做成不同的厚薄;公公曾经为我的孩子做过一个自行车小靠椅,极尽舒适与安全,以致于这个小靠椅在我的孩子长大以后被三个同事接庄,还舍不得丢弃。公公在退休后既为了发挥余热,也为了贴补家用,去别的修理厂,为汽车“整容”,但凡重大损毁或疑难杂症都得请他这个老将出马,往往这个时候公公就像一个孩子一样,暗自露出自得的神情,骄傲和得意溢于言表。
公公的四个女儿分别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儿子生了两个女儿,这一点让我这个做媳妇的始终忐忑不安,生怕公公嘴上不说,心里多少失望。公公离去之前,我带女儿去看他,女儿努力用欢快的语气对他说,爷爷你赶快好起来!公公竟然水旜来一番石破天惊的话。他说:“辰辰,爷爷从来没有因为你是孙女儿不高兴过,现在是新社会,女孩子一样有出息,美国还可以有总统是女的呢!”
我公公经常惦记我,要我多照顾在南京只有一个女儿的我的父母。他常常对我说:“你做女儿的对他们说话要有耐心,你对我们做公婆都可以这么好,怎么就不能和他们多交流呢?”逢到周末,我去看他,他也会撵我和我的夫君去看我的父母。丝毫没有那种嫁进了我家的媳妇就是我家的人,只能对我们好的自私的想法。
公公年纪大了,有的时候就像个孩子,偶尔我们做儿女的给他一些零用钱,他悄悄地藏起来,他去买零食的时候就伸手问婆婆要,然后零用钱攒多了他再炫耀似的交给婆婆,仿佛立了什么大功似的。他有一些特殊的饮食爱好,并且很固执。比如他喜欢用白水煮茨菇,就这么淡淡的吃。我尝过,除了淡淡的苦,没有尝出其它任何的滋味,但是公公就这么乐此不疲。也许是遗传的因素,我的女儿也很喜欢吃清水煮茨菇,并且是津津有味。有一次公公做梦,梦见甲鱼要和白鸭子一道煮才出营养。于是公公便很执拗地满世界去买白鸭子;公公还很会给自己找台阶下,他用参泡茶喝,又怕白萝卜解了药性,便自嘲说做过梦得知胡萝卜是不解药性的。我们儿女们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他去。
公公的脾气也是很倔强的,甚至有点蛮不讲理。以前他做工养活全家人,生活的重担大多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就养成了他说一不二的习惯。据说早年老大刚结婚的时候公公下班回来想喝口热水,结果所有的水瓶都是空的。公公一时火起,说:“水瓶就是装开水用的,没有开水要水瓶做什么?”于是就把老大新房里面的水瓶砸了。家里所有的成员都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会对此表示异议。只是在公公的身后,此事成为了我们的笑谈。
公公对女婿和媳妇都是一视同仁的,都像对待儿女一样疼爱。前些年,我在外地工作,难得回来,公公得知我回家,都会到门外去迎接我。仿佛不经意的,他会在满桌的菜肴之外,另外再买一样小小的零食给我。每一次我都能体会到他作为慈父那种无需用言语表述却无处不在的浓浓的爱!
他对孙儿孙女们最习惯的招呼语是:“鹏鹏呢?外公呢?辰辰呢?爷爷呢?”这声声呼唤现在仿佛在天际萦绕,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是的,父亲,你在哪里?你在那里还好吗?你会冷吗?会有零食吃吗?所有的儿女都在这三周年的祭日里无比怀念我们的慈父——杨起。
那时候家里两三年左右就会换套家具,反正公公会做,邻居的那些女人们总是羡慕的不得了。眼红的还有公公的姐妹,婆婆的弟妹们,赶上家里有新做出来的桌椅,除去送给他们的那份,遇上了还会抢去,原本是要拿到集上卖的,结果家里空空也。给邻里之间做木匠活有的人家根本不给钱,很多次白出力,公公婆婆都是极其老实的人,所以即便是家里有个手艺人,生活仍旧过得一贫如洗。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