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嫂嫂轮着上 十四岁小叔与三个嫂的乱故事
谢凤清和徐祖恩的经济条件好了些,就搬出了徐家的老宅,但是谢凤清依旧会每天去帮小叔子家做家务。林妹好在还能自己吃饭上厕所,只要按时给她饭吃就可以了。谢凤清最心疼的是小叔子的儿子,这个侄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整日沉默寡言的。谢凤清曾经想把侄子带回家照顾,可是她一个人要照顾自己两个孩子,要上班,还要帮小叔子家做家务,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小叔子的儿子成了全家人的希望,只有等这个孩子长大了,小叔子家才能有个主心骨。随着侄子的一天天长大,徐祖恩对谢凤清说:“等这个孩子大了,你就可以轻松点了,这些年苦了你了。”“我也盼着这个孩子有出息,小叔子和林妹老了好有个依靠。”谢凤清也期盼着。然而命运有时就是这么残酷。1990年,刚上初二的侄子居然发疯一样打他爸爸。谢凤清和徐祖恩,还有村里的人都赶去了小叔子家,把侄子制服了。那一刻,谁都猜到了这个最可悲的结果,这个孩子也有精神病。小叔子还抱着一线希望,求哥哥和嫂子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清楚。谢凤清哭得双眼都肿了,她不断自责,应该早点把这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不该让他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她甚至后悔说,应该让侄子吃她的奶,而不是吃他母亲的奶,或许那样侄子就不会变成精神病了……虽然这话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但谢凤清的这份淳朴让人动容。徐祖恩也哽咽了,为弟弟、为侄子,也为了谢凤清的这份自责。谢凤清作为嫂子已经做得很好了,她根本不必自责,这或许就是命。侄子最终确诊为精神病,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小叔子家再也没了希望,林妹还是迷迷糊糊的,什么都不知道,小叔子是最痛苦的,妻子这般,儿子又这般,他自己又无能为力。谢凤清想到这些,就义不容辞地担起照顾小叔子夫妻两人的重担。这一次,这副担子恐怕得等到她也老得再也做不动的时候才能卸下了。
丈夫徘徊生死边缘,对小叔家依旧不离不弃
谢凤清的两个孩子都长大了,谢凤清身上的担子也轻些了,帮小叔子家买菜、做饭、洗衣服,这些活对她来说已经成了习惯。徐祖恩升职当了供销社的经理,日子终于是越过越好了。徐祖恩一直说,等到他退休了,就能帮谢凤清分担些家务了,让她也享享清福。谢凤清笑说:“就盼着这天。”
2003年,徐祖恩胃癌复发,这次整个胃部连同贲门也切除了。贲门是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没了贲门,从此之后,徐祖恩就再也不能平躺了,他只要一躺下,食物就会倒流致呛,很危险。
徐祖恩在医院的日子,谢凤清日夜陪护,她不顾自己也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她一心只盼着老伴能闯过这一关。可是谢凤清的心里还有一份牵挂,那就是小叔子夫妻两人。她不在家的日子,这份担子就交到了儿子和儿媳身上。儿子和儿媳都要上班,但是他们知道父母的为人,知道父母的担心和牵挂。这么多年,谢凤清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儿女心里的榜样。儿女们以有这样的母亲为荣。儿子每天帮叔叔家买菜。儿媳下班就去叔叔家烧菜做饭,还要帮婶婶倒马桶。
徐祖恩一回到家,谢凤清就不再让儿子儿媳帮忙了,她一边照顾老伴,一边依旧每天三四次往小叔家跑。那段日子是怎么过来的,谢凤清都不敢去回想。徐祖恩每天躺在床上,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吃点东西。他没有了胃,只能吃些烂面、炖蛋、稀粥之类的食物。谢凤清就翻着花样给他做。徐祖恩因为没有了饿的感觉,只能按时吃东西。半夜里,谢凤清也照样要每隔两小时起来给老伴弄吃的。每天一清早她先去小叔家,帮他们烧早饭,服侍两人吃完。然后,帮他们买菜、洗衣服、做家务,她再赶回家给老伴做吃的。中午和晚上依旧是如此反复。谢凤清就像是一个陀螺,没有停的时候。这份辛苦恐怕连年轻人都抗不下来,可是谢凤清坚持了十多年。
徐祖恩在谢凤清的照顾下,身体慢慢康复,连医生都说他的康复程度让人惊喜。徐祖恩慢慢地可以下床走走了,虽然他依旧帮不了谢凤清什么忙,但是谢凤清心里的压着的那块石头轻多了。
2008年的一天,徐祖恩对谢凤清说想去镇上走走看看,他很久没去了。谢凤清二话不说,陪着他出门了。谢凤清很开心,徐祖恩能下床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她不知道,徐祖恩这次出门是有目的的。路过一家照相馆,徐祖恩拉着谢凤清非要进去拍张合影。谢凤清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般心血来潮,她起初不答应,因为头发都乱糟糟的没打理过,可是最终拗不过徐祖恩,两人留下了这张难得的合影。谢凤清取回照片时,徐祖恩摸着照片说:“拍得真不错,等我百年了,就用这张照片吧做遗像吧。”“你说什么呢?”谢凤清没想到徐祖恩会说这个话。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