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我时,他有些羞愧地对我说:“爸爸再也不能给你买礼物了,以后的一切都靠你自己了!”
我握着他那因为没有涂抹护手霜而显得皱巴巴的手,说:“爸爸,你放心,我一定会要你过上以前的生活的!”
他的脸上又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但他没有顺从我的意思,他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爸爸是真的老了,只要你以后好好的爸爸也就放心了”。看得出他也是不想再托累我了,他的眼睛一闭我差点昏掉,我发疯般地摇恍着他,他醒了,脸上又露出了温暖的笑容,我太需要他的这种笑容了,就像是一缕阳光撒在了我的心底。
我将头深深地埋在他的胸前,眼泪汪汪地说:“爸爸!你永远都别走,我需要你!”
爸爸坚强地为我留了下来,我想,只要爸爸在,什么样的苦我都不怕的,因为我的生命已经和爸爸连在一起了,我一定要让他好好地活着。
爸爸在滁州建筑公司做到61年,安徽李省长李提出:将农田划到户!这个建议很快得到许多人的拥护,皖北这个小县城积极响应,很快,原来佃户现在的大锅饭农民都分到了土地,第一季就取得了很不错的收获。整个县农村的百姓非常开心。
还留在老家的堂叔知道爷爷一家在滁州过的越来越艰难,写信给爷爷,说了情况,希望他们一家回到老家!
经过几个月的思考,爷爷带着爸爸、姑姑他们又回到离开十多年的老家!
在董集,他们原来的家的地方,尽管物是人非,还是分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土地,二十八亩!都是家族人,都姓康,所以相处的很好,爸爸也知道了他离开的几年一些事情。
和别处一样。59年这里也是那些所谓的大生产等东西,比如,上级安排农民种麦子每亩地下种两百斤——您说能收吗?但是领导说:每一粒籽增加一粒就是翻一倍,就是四百斤!什么人会这么种田?下面的只有照做,结果可想而知。
到春天,地里长的麦苗密密麻麻。夏季就是颗粒无收,长的麦苗比牛毛还厚,也能收粮食,真不知道这些领导从哪里学到的先进方法!
在农村,也有一些敢和上面作对的人;爸爸一个远亲就和组里人定条约:每亩下麦种五十斤,多余的深夜分到每户每家,谁泄露出去抄他家所有粮食——稍微有点良心的都不会说的,谁不想粮食吗?
就有那么一个愣头青——是百姓说的,其实是对共.产當MZD无限忠臣一样的干部。他是大队一个干部,还是當员,见队里百姓说这样的话,每天下地。看着百姓,竟然逼着那些百姓当他的面将两百斤麦种撒到那仅有一亩的地里,还找了一些忠于他的人到田头监督!生产队里的稍微有些良知的对他骂了祖宗十八代——但是没有人敢当面骂!第二年整个队里几百亩地九成绝!,仅剩的收到粮食的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有的队里长的春山芋。到栽秧的时候已经结的山芋二两多,上级命令:全部用牛耕掉,做埂放上水,说是沤肥——山芋能沤肥吗?
这里的土地是沙土,根本不适宜栽秧,夏季只适合旱作物,因为水放到田里,一夜就一滴没有——说来您都不相信,我都结婚的1999年,我在那里的时候,还有上级安排这里农民栽秧种水稻,没有地能关住水,那么隔一天灌溉一次——结果那年收的水稻不足600斤一亩,水费就达到每亩四百多度电,这是我先前岳父家的地,我都帮忙栽秧的,您不觉得荒唐吗?
为了能栽秧,上级采纳下面人的建议:将上面的浮土用,担子挑走,下面的土用牛拉石磙压数次,然后浮土再填回来,这个地还能长什么?有个组所有人就看着那十几亩水稻,其他的地都荒着,轮流打水,这样能不闹灾荒?怪天气自然灾害吗?
1960年,为了应付上面检查,为了面子,大队将粮囤子下面放满了麦秸秆,到顶上时候放了一层麦子,从外面一看:嗬!这么多粮食,难怪说每亩产量上万斤(您不妨看看金辉先生的三年自然灾害实录!我不知道那三年究竟是怎么样的,但是,你读了金辉的“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就会明白下面百姓过的如何!
这个县城的百姓还没有过上几年好日子,安徽省长换人,同是根据上级旨意,分到户的田地又被收回!
这是1963年之前发生的事,经过1960年前后饿死人惨痛教训,这时农村稍微好一些了,最少没有再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