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所在的队里,在他一家没有回来之前,有好些没有敢外逃的人,都是些胆小的,也都是我们一家族的人,有好几户在家人饿死以后直接煮了吃了,最多的一家吃了三个人,有大人,小孩!我一个家族婶子甚至直接将大的孩子杀了给小的吃!在坟地里死的人相当多的都被拖回家煮了吃!(您不信不要紧,老人这样说,我就这样写。千万不要抬杠!)
爸爸回乡时候,分到了28亩地,那时没有机械,因为家里穷,连牛也不好——黄牛没有力气的,不像江苏种田用的是黑毛大圆角水牛,安徽那里用的是短角黄牛,所以犁地需要两头黄牛,但是那里来两头呢?只有和别的人家换工——帮人家做事,借来牛用用!二十岁不到的爸爸就被累的吐血!但是,百姓的收入——粮食很多了——在之前每家每年那么多人粮食不会超过一千斤,现在每家多了几倍,所以,再累也是开心的!

爸爸太轻了用点力 爸爸在车里要了我
然而,好景不长,安徽省长李保华擅自做主分到户,没有认真贯彻MZD的思想,这还了得?63年春,被撤职,分到户的正策随之夭折!百姓重新大锅饭了。大集体倒也好,爸爸有时间去玩了
镇乡里来了说大鼓的,也有时间去听了,时间长了,爸爸还向老师傅拜师学艺,不过,他没有用这个手艺挣到钱,倒是给我们包括我们队里百姓娱乐活动带来好处。这个是后话!
还能有空看着没事的人在赌钱,包括牌九。纸牌麻将。来马(皖北特有的二人游戏)不过不想现在那么多输赢,几块钱就很多了。钱多的是带长的!
爸爸的文化几乎为零——在那个动荡年代哪能上学呢?又是地主子孙后代!经人帮忙,爸爸和人学说大鼓,设备很简单:一面小鼓,配有一个三角支架,一副两块的半月形铜板,加一支前面弯形的鼓槌就是全部家当。后来,爸爸到江苏盱眙还在农闲时候给村邻说书,当然是无偿服务,很受欢迎的!
65年,二十一岁的爸爸开始谈及婚事了,可惜,他是富农地主后代,那些“高帽子”一顶接一顶,想娶媳妇?门都没有!60年逃难到江苏的小舅爷爷给爸爸来信,希望爸爸到江苏去,这样可能找到媳妇,因为我爸爸长的相当英俊,主要是成分不好,没有人家姑娘敢嫁给他!爸爸来到盱眙果园场。在这里,都是普通百姓,没有人会追究你是地主还是富农!
小舅爷爷一家在这里生活相对比在安徽哪里好很多了,最少吃住相当稳定的。没有什么成分的干扰——他也是地主国民當亲戚。他哥哥已经到台湾了,但是盱眙人不知道!其实,就是我们一家除了爸爸奶奶,也是直到86年才知道!大舅爷爷也是89年才第一次回大陆!
然而,在盱眙果园场由于种种原因,日子依旧过的很艰难,爸爸在果园场呆了没有多久,遗憾的回到老家,继续种地。
一个远亲给爸爸说了一个姑娘:整天傻乎乎的,嘿嘿笑,也就是呆子,是啊,除了呆子谁敢嫁给这样人家?那时谁家里以前最穷也就根子最红
,找媳妇容易,!女方唯一条件就是爸爸必须自己盖三间房子,那时候是土坯房子,我们江苏是用土基(就是秋收后,在稻田里用石磙压板一大块地,用长刀片划开十字形,再用锹铲出来,长条形的,专门磊墙,我家最后一间那样的房子94年才消失!)土坯家里自己可以在农闲时候做出来,就是没有房梁。爸爸去找我小舅爷爷在老家里的人借几根房梁,小舅爷爷不同意,他认为娶那样的女人一辈子太窝囊,爸爸和爷爷只有作罢!
68年春,舅爷爷卫托姨外公的事终于有了眉目:桂五窑厂收人掼砖坯!春节刚过,爸爸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盱眙桂五窑厂打工。
掼砖坯的活是相当辛苦的,老一辈的在五十岁以上的都见过,没有机械制砖坯以前,全靠人工掼,力气小的人绝对做不来!起先,用选择好土。捡干净沙石等杂物,加水用双脚慢慢踩均匀,反复的翻土,最少要一天时间,翻好,用草盖上。用一个呈两边出头的“口”子型木模具放在一个土做的台子上,边上一个小坑,里面是稻草灰,用来抹在模具上的,可以不沾土,做出的坯光洁。风干数日就可以上窑里烧砖,这样做出的青砖相当耐风化,不像现在红砖几年就风化!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