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卫书脊的秘密情人 征服人场女人杨雪小说
今天杨雪打电话来,说杨雪奔忙了大半年的培训学校终于有了眉目,靠着自己研究出来的英语教学方法,家长们纷至沓来,“一个家长把他们家族里表哥表姐等的孩子都找过来,要报我的班,我前几天还被请到一所大学里去分享教学心得。”杨雪一直在笑着,我在电话这头能清楚地感觉到杨雪的幸福和快乐,真为杨雪感到高兴,这世界上最骄傲的事情莫过于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回想起两年前我写下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嗯,是我太玻璃心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送完杨雪回来,我一个人颓然地在落地窗前站了很久,看着窗外杭州城的废墟与高楼,车来车往,人潮聚起又散去。这世界一切都是自然的,周而复始。
杨雪送来的东西静悄悄地摆在床前的桌子上,用一个“慈善基金日行一善”的绿色手提袋装着,里面鼓鼓的。我打开看了看:一袋牦牛肉、一瓶牛奶、一小瓶散装枣、一个桔子、三四个梨……这是杨雪昨晚接到我的电话,连夜骑车回家拿给我的,也是杨雪家里现在仅有的能够拿出来的、作为礼物赠予的好吃的。我强忍着眼泪,拿出苹果洗完,咬一口:嗯,好甜。然后,泪水奔涌而出,一滴滴砸在衣服上,都是对我无声的谴责。
你知道吗?在中国,白血病患者的数量已经达到了400万,而且每年以4万人的速度在增长。中国有将近14亿人口,谁都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这400多万中的一员,包括杨雪。
杨雪是我的初中同学,高中不在一个学校,上大学后杨雪又远在杭州,原本很亲密的关系因时间和距离,已经冲得很淡了,然而2009年的某一天,杨雪的一条短信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关系。
杨雪突然问我:景,你能不能联系上咱们河南的省卫书脊?
我很诧异:我在媒体有学长、学姐,但也是在重要场合才能见到,你找他做什么?
杨雪: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想求助。我跟你说件事,你别害怕。
我:怎么了?
杨雪:我的了白血病。
我当时就愣住了,呆在原地,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杨雪想给省卫书脊写封信,因为杨雪到杭州上大学之后,户口也随着迁移了过去,就没办法享受河南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正策,2009年,大学生医保正策还没有推出。得了这病,按照医生给杨雪的治疗方案,三年,化疗、住院加上各种医药费,至少需要60万。60万,杨雪掰着指头算了杨雪从出生到现在,拿到最多的钱不超过1000块。
农村的孩子,爸妈都是农民,家里住的是两个依山凿出的窑洞,一年到头,只有靠卖粮食,家里才有几千块的收入,杨雪读大学全部都是靠助学贷款,平时自己一有空就到各处去打工,赚生活费。上面这段描述,在所有关于疾病报道的新闻稿里,都会看到。
可是,看到、知道跟理解,是不一样的。一周只靠咸菜和馒头度日,平时还要上课、学习,饿到看不清课本上的文字;北方的严冬里,窗户没有玻璃,宿舍用钢管架起来,要自己带着床板去上学,指甲冻到直接碎掉,没有暖气、没有热水;一个月只花五块钱,每顿饭就要计划着吃什么,怎么把一个馒头吃三顿……从这样的环境中活过来的,披荆斩棘,冲过高考的独木桥,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以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下一代的命运,可是,杨雪却遭遇了这样的事情。
学校为了降低影响,不让当地媒体报道;我联系河南当地媒体,却被告知不能跨省报道;有一个曾经拿过“感动河南十大人物”的老师,他能提供的帮助就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当地炒作起来,让媒体都来关注,而杨雪却怕这样的方式会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最终,杨雪放弃了通过媒体来换取爱心帮助的方式。
我号召周围的同学和朋友募集来5000多元打给杨雪,杨雪接受了学校、同学、老师及医院爱心人士的捐款,杨雪的父母卖掉了房子拿着几万块钱,到杭州为杨雪治病。三年的磨难和痛苦,杨雪在死神面前挣扎了一次又一次,几乎透支掉自己所有的体力,艰难熬过了那充满黑色的三年。当医生告诉杨雪,“你可以出院了。”杨雪伏在床上,哭了整整一晚。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