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爷爷就给自己的孙子起名为零若,有一次零若在爷爷书房里翻箱倒柜的时候,无意间找到了这张跟他的名字有直接关系的纸,却没有看到那枚爷爷给他说过的枣叶。
到零若满月的时候,家里办了一场酒宴,他们村子里的人,还有附近几个村的人都去零若家喝他的满月酒。甚至县里与零若的二爷爷交好的富豪乡绅也有到场。爷爷还特地请来了附近道观里的道士为零若驱灾祈福。
道士快到中午的时候才来,他一来零若就被父亲从他母亲房中抱了出来,那些来喝满月酒的人都轮着番儿来看零若,夸赞的声音在父亲耳边回荡。
零若的父亲穿过人群,把零若抱到祖屋的大厅,爷爷跟道士正坐在大厅里。

趴在身上不小心滑了进去 整个中指都进去了里面很滑
那道士一只手里拿着一支毛笔,还有一只手端着一个白瓷的茶盅,茶盅里是鲜红的朱砂墨汁。他把毛笔伸到茶盅里蘸了墨汁,又在茶盅边沿上把笔尖多余的墨汁刮了刮,用毛笔在零若眉心的地方点了一个圆圆的小红点。
这种小红点叫做满月痣,只有过满月的小孩子才能点,老人们常说婴儿满月的时候魂魄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就被别的东西叫了去,点满月痣是为了压制婴儿的魂魄。
“三天之后才能将满月痣擦掉。”道士把茶盅和毛笔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对爷爷说道。
爷爷点点头,父亲就把零若抱了出去。这时候酒宴已经准备好了,道士被安排在屋子里,给他准备的都是一些素斋,跟外面的不一样。
父亲把零若重新抱回母亲房间之后就出来在各个桌子上给人家祝酒,爷爷则在祖屋里陪着道士。
酒宴吃到一半的时候,那些喝满月酒的人都把来的时候准备好的东西往礼人那里送。
每逢红事白事的时候,主人家都会在门口放一张桌子,桌子后面坐的人就是礼人,也就是替主人家收取来客礼物的人。那个时候送的礼大多数都是粮米布匹,条件好一点的人才会随上几十文钱。
到了傍晚,喝满月酒的人都陆续离开,道士也被爷爷送走。爷爷回到家,下人们都在收拾桌子凳子,礼人把礼簿交给爷爷看了之后,就领了工钱回去了。
爷爷回到祖屋,坐在桌子旁边吃起饭来,他操劳了一整天还没有吃饭,虽然之前跟道士坐在一起,可他却只是陪着道士,并没有吃饭。
“老太爷,有人来喝小少爷的满月酒。”一个下人走进祖屋向正在吃饭的爷爷禀报。
爷爷放下手里的筷子,问道:“谁这么晚了还来?”
“是个和尚。”
爷爷疑惑道:“和尚?”
下人说道:“是啊,咱这方圆可没有寺庙,不知道他是哪里的和尚。小的觉得他也许是个云游的苦行僧,路过这里看到咱在大门上贴的红对联知道咱们府上过喜事,想进来讨一顿饭吃吧。”
爷爷说道:“那你去请他进来吧,刚好这些都是的素斋。”
下人出去后一会儿,和尚就进来了,爷爷从凳子上起来,说道:“大师请坐。”

趴在身上不小心滑了进去 整个中指都进去了里面很滑
“阿弥陀佛!”和尚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说道:“多谢!”
和尚在对面坐下,爷爷让下人把桌子上的菜都端进厨房去加热,又让人泡了一壶热茶。爷爷取了一个茶盅,斟了一盅茶递给和尚,问道:“大师从哪里来?”
“洛川!”
“洛川?蓝田县的洛川?”爷爷强调道。
“正是。”
蓝田县跟同谷县分属于两个州城,之间相距好几百里。
爷爷问和尚:“大师又要到哪里去?”
和尚把僧袍的袖子拢了拢,拿起茶盅轻轻嘬了一口,说道:“到此处来。”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