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那里不可以我是你老师 老师座我大棒上说痛不出来

时间:2018-12-08 11:09:16  

  忐忑也憋不住嘚吧,仗着自己反正小虾米一枚,距离够安全。但每次一提交还是心虚一小会儿,老师的怼词儿自动就给自己脑补了。

  老师说过一个词儿,叫私淑。古人将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为师、受其影响的,称之为私淑。那么,李老师绝对是我的私淑之师,从他的文章、他的治学态度里,我学到很多很多,不仅限于专业知识。

  特别特别佩服老师的无私精神,特别敬佩他在微文里从来都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从业经验,有些经验很珍贵难得,让人忍不住惊叹:这种经验就这样直接说了?要叫我肯定舍不得说,舍不得轻易说。

  也有惊喜,发现我们俩有一些相似的特质,比如对学车的抵触,对精神导师的向往,对心理咨询这门专业的评价感受等等,甚至从老师一些自我暴露里,能隐约感觉出,他心里也有一些自己不能安抚的支棱八角。

  说起老师的自我暴露,又想起他一特别有意思的梗,不知道追老师文章的人还记不记得,他说自己有次打坐,有个屁想放又放不出,努力抬屁股也放不出,忘了最后那个屁到底怎么着了,是解放还是没解放,反正老师就围绕着这么一个屁,写了一篇文章(先让我捂肚子笑会儿),人都是嬉笑怒骂皆文章,老师功力更上一层楼,老师屁都能作文章,你说你服不服。

  2018年9月30号,报名老师的初级研修班,正式拜师,从那天,李老师真正成为我的老师(怎么想起民国时文人圈儿里曾经流行的那句“我的朋友胡适之”)。

  开始听老师讲课,一周一课三个小时,听课过程也时有惊喜,比如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老师解释心理世界遵循“减多增少”原则时,分别从俗语、文学、哲学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进行解释,我自己就特别喜欢这样跟别人胡乱解释,比方说报应这个事儿,我就爱说俗话说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文学说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江湖叫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好吧,这么努力地找跟老师的相似点,是为了增加人际吸引,好给我自己解释就个人魅力来说,老师为什么这么吸引我。

  发现老师有个特异功能,他好像总能把自己置于一个跟你的思维对立的角度,你感性他就敲黑板跟你说要严谨,你严谨吧他又说要艺术,你艺术吧他又开始讲科学。

  老师爱写文章,文风略显硬气,但有次他讲课,说起写日记的好处,说人是活在记忆里的动物,是记忆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丰厚程度。说到动情处,老师掂了下脚,手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圆弧,那样子,活脱脱“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刚刚报名研修班时,有天晚上陪闺女写作业,我在旁边笑趴在桌子上,闺女问怎么了,我说我刚跟你阿姨说,我琢磨出我们老师特别熟练的也就那些东西,好比程咬金的三斧子,但我们老师能把每一斧子都使出千变万化的花样儿来,这就厉害了。

  我笑趴是因为看见老师明明白白自己承认,他就是这样的。闺女问我哪三斧子,我就指给她看老师说的“劈脑门儿”、“扎眼仁儿”、“砍肉槌儿”,闺女问那三斧子使完怎么办,我让她继续往下看——使完还制服不了敌方,那就撒脚丫子跑哇!闺女问为什么会三斧子就行,我说我们老师说了,千招会不如一招精。

  第三节课,结束时老师说所有心理咨询,进行到最后都是人格问题,正好我也有这个观点,不过老师的观点是客观的中性的评价,而我的,则比较悲观,因为我觉得所有心理问题,根儿上都是人格特质导致的,要改变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除非TA自己积极主动,比如那些修行的人。

  我还发现,老师在用一些经典理论的时候,会把它们消化解构,再重新建构成自己的东西来用。真正体现了活学活用,特别对于心理咨询来说,理论都悬在空中,是死的,把它复活,使它有效才是王道。我决定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找到原理论依据,再结合老师的二次建构去琢磨,希望能理解出我自己的东西。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